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因素分析——基于SDA分解技术

被引:116
作者
郭朝先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SDA分解; 能源消费强度变动效应; 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0.12.005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进口)竞争型经济—能源—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采用双层嵌套结构式的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从经济整体、分产业、工业分行业三个角度对1992—2007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始终是碳减排最主要的因素,最终需求的规模扩张效应和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是促使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进口替代效应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动效应一直比较小;在规模扩张诸因素中,出口和投资扩张效应越来越显著,而消费扩张效应重要性程度下降。本文研究还发现,2002—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前期明显加速,表明新一轮工业化呈现"高碳化"趋势。在整个研究期间,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越来越大,在工业领域尤其是能源工业中情况更是如此,表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不但得以延续而且变本加厉。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J].
张友国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120-133
[2]   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分解我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 [J].
夏炎 ;
杨翠红 ;
陈锡康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 29 (10) :21-27
[3]   中国居民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结构分解分析 [J].
李艳梅 ;
张雷 .
资源科学, 2008, (06) :890-895
[4]  
中国1992~2005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及分析[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刘起运, 2010
[5]  
投入产出及其扩展分析[M].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廖明球, 2009
[6]  
投入产出体系与经济结构变迁[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夏明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