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沥青与天然气成藏过程

被引:48
作者
谢增业
魏国齐
李剑
杨威
张林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鲕滩; 储层沥青; 裂解气; 成藏过程; 飞仙关组; 四川盆地; 东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文章在古地貌格局研究基础上 ,以流体势和储层沥青为依据 ,分析了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形成过程。应用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储层沥青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些沥青为液态烃类裂解后的残留物 ,其含量呈规律性变化。各类型岩石中 ,储集孔隙发育的残余鲕粒白云岩中的沥青含量最高 ,其高低与原始液态烃类聚集的多少有关。沥青含量与天然气产量、气藏规模及储层物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古隆起和储层控制着天然气的运移富集。鲕滩气藏的形成可分为岩性—构造型和构造型两种成藏模式。前一类型包括罗家寨、渡口河及铁山坡等储集性能好的气藏 ;后一类型以金珠坪气藏为代表。鲕滩气藏属于印支晚期—燕山期聚油气、喜山期调整定型成藏的晚期成藏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182 +182-1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全岩热模拟新方法及其在气源岩评价中的应用 [J].
谢增业 ;
蒋助生 ;
张英 ;
李剑 ;
胡国艺 ;
王春怡 ;
李志生 ;
罗霞 .
沉积学报, 2002, (03) :510-514
[2]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烃源岩有效性判识 [J].
谢增业 ;
伍大茂 ;
胡国艺 ;
李剑 ;
蒋助生 ;
严启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29-32
[3]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研究与勘探潜力分析 [J].
冉隆辉 ;
陈更生 ;
张健 ;
杨雨 .
中国石油勘探, 2002, (01) :46-55+6
[4]   塔里木盆地海相腐泥型天然气的成因判识 [J].
陈世加 ;
马力宇 ;
付晓文 ;
林峰 ;
罗玉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00-101+118
[5]   塔里木发现和证实两种裂解气 [J].
赵孟军 ;
曾凡刚 ;
秦胜飞 ;
卢双舫 .
天然气工业, 2001, (01) :35-38+8
[6]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的成因类型及特征 [J].
刘洛夫 ;
赵建章 ;
张水昌 ;
方家虎 ;
肖中尧 .
石油学报, 2000, (06) :12-17+127
[7]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原生—同层沥青分析 [J].
吴征 ;
杨元初 ;
王新红 .
天然气工业, 1999, (06) :14-17+9
[8]   塔中地区奥陶系烃源岩显微荧光特征及排烃期 [J].
孙玉善 ;
杨帆 .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