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脓毒症诊断前不同时间点的炎性因子[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价值对比。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模型,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房小儿脓毒症患者24例,平均年龄(4.08±1.68)岁,男性16例,女性8例。收集患儿诊断脓毒症时刻的前72 h(A组)、前48 h(B组)、前24 h(C组)血浆;同期选取22名无器质性疾病的小儿健康体检者抽取血浆作为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4.07±1.58)岁,男性12名,女性10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素结合蛋白(HBP)、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免疫荧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检验各时间点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HBP在正常对照组、A组、B组、C组的血浆水平分别为(9.69±1.30)μg/L、(12.82±2.03)μg/L、(15.46±1.02)μg/L、(18.60±1.10)μg/L,HBP的B组、C组时间点分别高于A组和B组水平(t=5.62,P<0.01;t=10.25,P<0.01),A、B、C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6.27,P<0.01;t=16.82,P<0.01;t=25.16,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HBP在A组的诊断效能(AUC)分别为0.823,均高于其他4种炎性因子(IL-6、IL-10、PCT、hs-CRP)(Z=2.41,P<0.01;Z=2.02,P<0.05;Z=0.38,P>0.05;Z=0.32,P>0.05),HBP在B组的诊断效能(AUC)分别为0.898,均高于其他4种炎性因子(IL-6、IL-10、PCT、hs-CRP)(Z=0.43,P>0.05;Z=0.46,P>0.05;Z=0.26,P>0.05;Z=0.57,P>0.05),PCT在C组的诊断效能(AUC)为0.941,高于其他4种炎性因子(IL-6、IL-10、HBP、hs-CRP)(Z=0.12,P>0.05;Z=0.08,P>0.05;Z=0.03,P>0.05;Z=0.10,P>0.05)。结论 HBP具有较宽的诊断窗口期,可作为小儿脓毒症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IL-6、IL-10、PCT及hs-CRP在小儿脓毒症的不同时期也分别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