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基于TRMM PR探测的热带及副热带对流和层云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8
作者:
刘鹏
[1
]
李崇银
[2
]
王雨
[1
]
傅云飞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大气探测与气候环境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对流降水;
层云降水;
降水频次;
条件降水强度;
垂直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搭载的测雨雷达(PR)1998~2007年的探测结果,就热带及副热带地区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流降水主要分布在热带辐合带(ITCZ)、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亚洲季风区、南美至中美以及热带非洲等区域,其频次多介于1%~2%之间.但总体上,热带及副热带85%以上区域四季对流降水频次小于1%.层云降水分布较广,其频次也相对较高,超过55%的区域四季层云降水频次在1%以上,但两类降水的频次都体现出了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变化特征.对流降水的条件降水强度主要介于6~14mmh?1之间,而绝大部分地区层云降水的条件降水强度在4mmh?1以下.对降水廓线的分析表明,层云降水平均"雨顶"高度多在9km以下,而对流降水平均"雨顶"高度相对较高,可达14km左右.两类降水的频次和条件降水强度都是洋面大于陆地,"雨顶"高度却相反,三者均存在显著的海陆差异.降水垂直结构的季节变化主要体现在"雨顶"高度的变化上,且高纬度带的季节变化较低纬度带剧烈.此外,由于洋面下垫面较陆地稳定,故洋面两类降水的季节变化较陆地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358 / 1369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