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陆块南部熊耳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被引:64
作者
金成伟
翟明国
夏斌
周美夫
赵太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广州,香港,北京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地幔源区混染; 元古宙; 熊耳群; 华北陆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分布于华北陆块南部的熊耳群火山岩由玄武质到流纹质火山岩组成,并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主,次为英安-流纹岩,SiO2=62%±的岩石较少,显示双峰特点。中基性熔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是辉石和斜长石,没有角闪石和黑云母,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形成于相对无水的环境。岩石地球化学上的显著特点是,富K2O、FeO,低Al2O3、MgO、CaO;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K、Rb、Ba)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表现出岛弧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亲合性。文中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具有岛弧型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其地幔源区遭受俯冲带组分的改造,而岩浆在上升到地表的过程中混染地壳物质是次要的。基于熊耳群及下伏结晶基底的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熊耳群形成于夭折的三叉裂谷环境,推断俯冲带组分的改造和富集事件发生在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大陆壳的形成和 拼贴过程中,由于洋壳和地壳物质再循环到上地幔中,使陆下岩石圈地幔源区富集LILE、LREE并亏损HFSE。熊耳期岩浆作用正是源于这样的保留有早期俯冲带组分改造特征的陆下岩石圈富集地幔。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Geochemistry of late Cenozoic basaltic volcanism in Northland and Coromandel; New Zealand: implications for mantle enrichment processes.[J].Yiming Huang;Chris Hawkesworth;Ian Smith;Peter van Calsteren;Philippa Black.Chemical Geology.2000, 3
[2]   COMPOSITION GAPS, CRITICAL CRYSTALLINITY, AN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IN OROGENIC (CALC-ALKALINE) MAGMATIC SYSTEMS [J].
BROPHY, JG .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91, 109 (02) :173-182
[3]   RIFT-ZONE MAGMATISM - PETROLOGY OF BASALTIC ROCKS TRANSITIONAL FROM CFB TO MORB, SOUTHEASTERN BRAZIL MARGIN [J].
FODOR, RV ;
VETTER, SK .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84, 88 (04) :307-321
[4]  
熊耳山-崤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综合评价模型.[M].任富根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5]  
河南华北地台南缘前寒武纪—早寒武世地质和成矿.[M].关保德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6]  
北秦岭变质地层同位素年代研究.[M].张宗清等著;.地质出版社.1994,
[7]  
中条山前寒武纪年代构造格架和年代地壳结构.[M].孙大中;胡维兴主编;.地质出版社.1993,
[8]  
华北与华南古板块拼合带地质和成矿.[M].河南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科学研究所第一地质调查队;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
[9]  
华北断块区南部前寒武纪地质演化.[M].孙枢等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85,
[10]   华北陆块南缘熊耳群形成时代讨论附视频 [J].
赵太平 ;
周美夫 ;
金成伟 ;
关鸿 ;
李惠民 .
地质科学, 2001, (03) :326-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