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熟—低熟油生成机理的化学动力学研究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32
作者
卢双舫
刘晓艳
付晓泰
冯亚丽
王振平
薛海涛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安达,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安达,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安达,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安达,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安达,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安达
关键词
未熟油; 低熟油; 化学动力学; 成烃机理;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1.01.02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树脂体、木栓质体、可溶有机质、富硫有机质、经细菌强烈改造过的有机质等各类与未熟─低熟油产出密切相关的样品及部分参照样品所进行的系统的化学动力学定量研究显示 ,虽然未熟─低熟油的产出和富集可能与多种不同的地质条件或因素有关 ,但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这些有机质较常规有机质具有明显偏低的成烃活化能。化学动力学模型的初步应用显示 ,这些有机质的确能在浅于常规生烃门限的地质条件下开始大量成烃 ,从而定量阐明了业已报道的各种地质条件下未熟─低熟油产出和富集的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成烃理论的发展 [J].
黄第藩 .
地球科学进展, 1996, (04) :2-10
[2]  
树脂生源未成熟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及其地质意义[J]. 王铁冠.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07)
[3]   丛粒藻烃类的研究 [J].
宋一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1, (01) :22-33
[4]   膏盐沉积盆地中未成熟高硫原油的发现及意义 [J].
江继纲 ;
盛国英 ;
傅家谟 .
石油实验地质, 1988, (04) :337-343
[5]   生油岩干酪根热降解动力学研究及其在油气生成量计算中的应用 [J].
金强 ;
钱家麟 ;
黄醒汉 .
石油学报, 1986, (03) :11-19
[6]   膏盐沉积盆地形成的未成熟石油 [J].
傅家谟 ;
盛国英 ;
江继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2) :150-158
[7]  
有机质成烃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卢双舫著, 1996
[8]  
含油气盆地地史、热史、生留排烃史数值模拟研究与烃源岩定量评价[M]. 地质出版社 , 庞雄奇等著, 1993
[9]  
第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会议论文集[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中国地质学会等编, 1990
[10]  
松辽陆相盆地石油地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杨万里主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