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成藏过程有效性的主控因素与评价方法

被引:77
作者
柳广弟
李剑
李景明
朱筱敏
王震亮
王雅星
谢增业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北京,河北廊坊,河北廊坊,北京,陕西西安,北京,河北廊坊
关键词
天然气; 成藏过程; 运移和聚集; 成藏动力; 输导体系; 盖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1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天然气的成藏过程是指天然气从源岩排出后的运移、聚集和散失过程,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可以用气藏成藏保存阶段单位圈闭面积内的充注速率与散失速率的差值,即天然气净聚集速率定量表征。根据净聚集速率的高低,可将天然气成藏过程的有效性划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3个级别。根据对典型气藏的解剖和大量气田的统计,天然气成藏过程的有效性主要受气藏成藏期源储剩余压力差、输导体系的类型和输导效率、盖层的厚度和排替压力3方面因素的控制。在我国含油气盆地的地质条件下,中、高效成藏过程的的主要地质条件是天然气成藏期的源储剩余压力差大于25MPa,具有汇聚型输导体系,气藏盖层厚度大于40m和排替压力大于15MPa。利用上述指标可以对盆地范围内天然气成藏过程的有效性进行定量或半定量评价和预测高效气藏的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成藏动力系统的划分方法 [J].
赵靖舟 ;
时保宏 ;
罗继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6) :429-435
[2]   库车前陆冲断带天然气具有深埋水溶气的特点 [J].
李梅 ;
李谦 ;
张秋茶 ;
彭燕 ;
汪海 ;
卢玉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5) :366-370
[3]   天然气与石油成藏条件差异及中国气田成藏模式 [J].
王庭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2) :79-86
[4]   盆地含气远景评价的可供聚集气法 [J].
柳广弟 ;
庞雄奇 ;
郝石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4) :4-7+97
[5]   天然气扩散与浓度封闭作用的研究 [J].
黄志龙,郝石生 .
石油学报, 1996, (04) :36-41
[6]   天然气盖层浓度封闭的定量评价及其应用 [J].
黄志龙,高耀斌,郝石生 .
沉积学报, 1996, (02) :91-96
[7]   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变化特征及地质意义 [J].
郝石生 ;
张振英 .
石油学报, 1993, (02) :12-22
[8]   天然气运聚动平衡理论及研究 [J].
郝石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3, (Z1) :95-108
[9]   天然气盖层实验研究及评价 [J].
郝石生 ;
黄志龙 .
沉积学报, 1991, (04) :20-26
[10]   轻烃扩散系数的研究及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原理 [J].
郝石生 ;
黄志龙 ;
高耀斌 .
石油学报, 1991, (03)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