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长期变化对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82
作者
吴玉霖
孙松
张永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3] 青岛
关键词
胶州湾; 环境变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主要依据1991年5月—1995年11月和1997年2月—2004年11月连续多年每季度月(2、5、8、11月)采用“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在胶州湾10个站位自海底至表垂直拖取的浮游植物样品,同时搜集自1954年以来约50年有关胶州湾环境因子及浮游植物的历史监测资料,分析研究胶州湾环境因子长期变化及其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来由于大规模人类活动给胶州湾环境带来很大影响,大量工农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源源不断进入湾内,造成水域营养盐含量迅速增加,近3年来NO3-N和NH4-N比1962年分别提高14.5倍和9.5倍,沿岸带的开发导致胶州湾水域面积不断缩小,纳潮量下降,水域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减弱,水域环境趋向退化。环境因子的变化对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造成明显的影响,近50年来,浮游植物数量呈增加趋势;优势种更替明显,原先一些优势种不再居优势地位,而比较喜肥的种类如中肋骨条藻数量显著增加,成为最重要的优势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有所下降,表明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处于演化之中,同时由于营养盐含量迅速增加,为赤潮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自1997年以来,赤潮几乎连年暴发,并有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反映出胶州湾生态环境已呈现异常的征兆。
引用
收藏
页码:9 / 2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胶州湾浮游植物数量长期动态变化的研究 [J].
吴玉霖 ;
孙松 ;
张永山 ;
张芳 .
海洋与湖沼, 2004, (06) :518-523
[2]   胶州湾营养盐结构的长期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附视频 [J].
沈志良 .
海洋与湖沼, 2002, (03) :322-331
[3]   烟台四十里湾海域红色裸甲藻赤潮发展过程及其成因 [J].
吴玉霖 ;
周成旭 ;
张永山 ;
蒲新明 ;
李伟华 .
海洋与湖沼, 2001, (02) :159-167
[4]   桑沟湾栉孔扇贝养殖容量的研究 [J].
方建光,匡世焕,孙慧玲,孙耀,周诗赉,宋云利,崔毅,赵俊,杨琴芳,李锋,张爱君,王兴章,汤庭耀 .
海洋水产研究, 1996, (02) :18-31
[5]   庙岛海峡以东浅海养殖结构调整的研究 [J].
项福亭,曲维功,张益额,徐保义 .
齐鲁渔业, 1996, (02) :1-4
[6]   海珍品综合增养殖中的种间关系和生态容纳量的研究 [J].
李元山 ;
牟绍敦 ;
冯月群 ;
庄虔增 ;
王远隆 ;
张高庆 .
海洋湖沼通报, 1996, (01) :24-30
[7]  
胶州湾水域的营养盐[J]. 沈志良,陆家平,刘兴俊,王一飞.海洋科学集刊. 1994(00)
[8]   青島近海浮游矽藻季節變化研究的初步報告 [J].
李冠國 ;
黄世玫 .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956, (04) :119-143+295
[9]  
A 2,500-year history of anoxia and eutrophication in Chesapeake Bay[J] . Sherri Rumer Cooper,Grace S. Brush.Estuaries . 199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