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189
作者
郑度
葛全胜
张雪芹
何凡能
吴绍洪
杨勤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关键词
地域系统; 区划研究; 综合区划;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在回顾国内外区划工作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区划工作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简单概述了我国区划工作中的方法论,讨论了区划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20世纪后半叶起,我国的区划研究进入系统研究和全面发展期。这期间我国区划工作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1)众多区划方案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既是科学的总结,又与我国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需求相关;(2)区划工作多是静态的,不能及时反映变化了的自然和人文要素;(3)现有区划工作未能将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很好地结合起来;(4)区划工作大多集中在陆地系统,对海洋系统的关注不够;(5)在区划方案的认定上,没有制度化的保障。为此,有必要在我国开展综合区划研究,并就编制我国综合区划方案中存在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330 / 34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关于中国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发展方向的思考 [J].
刘燕华 ;
葛全胜 ;
张雪芹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6) :889-895
[2]   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 [J].
高孟潭 .
地震学报, 2003, (06) :630-636+675
[3]   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分区初探 [J].
葛全胜 ;
赵名茶 ;
郑景云 ;
方修琦 .
地理学报, 2002, (05) :515-522
[4]   自然地域系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杨勤业 ;
吴绍洪 ;
郑度 .
地理研究, 2002, (04) :407-417
[5]   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 [J].
吴绍洪 ;
杨勤业 ;
郑度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4) :302-310
[6]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J].
傅伯杰 ;
刘国华 ;
陈利顶 ;
马克明 ;
李俊然 .
生态学报, 2001, (01) :1-6
[7]   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热带北界中段界线的新认识 [J].
吴绍洪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00, (06) :689-697
[8]   北亚热带过渡带的变迁及其农业景观生态意义 [J].
候向阳 .
中国农史, 2000, (02) :86-92
[9]   中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区划 [J].
张行南 ;
罗健 ;
陈雷 ;
李红 .
水利学报, 2000, (03) :3-9
[10]   综合区划的初步设想——以柴达木盆地为例 [J].
吴绍洪 .
地理研究, 1998, (04) :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