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公共领导力与村庄集体行动——基于CIRS“百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88
|
作者
舒全峰 [1 ]
苏毅清 [2 ]
张明慧 [2 ]
王亚华 [1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第一书记; 集体行动; 公共领导力; 公共治理;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18.03.004
中图分类号
D262.3 [党的干部工作];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面临着公共治理危机,大规模选派第一书记驻村能提升村庄的公共治理水平吗?本研究从集体行动理论出发,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利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CIRS)2016年"百村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法,以农户在灌溉事务中的参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第一书记及其公共领导力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并基于西南地区SY村的田野个案,探讨了第一书记的公共领导力影响村庄集体行动的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书记能够显著地提升村庄集体行动能力,其深层次原因在于融入村庄社会的第一书记具备相对较高的公共领导力,通过在村庄社会重建信任和再造权威,建立起集体行动的基础,继而借助于国家资源的输入,通过资源整合与策略化动员,促成村庄集体行动的达成,提升农村公共治理水平。这一研究首次实证检验了公共领导力对于集体行动的影响,丰富了集体行动理论的内涵;并实证评估了第一书记政策的实践价值,对于缓解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治理危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5 +15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