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脆弱性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154
作者
方创琳 [1 ]
王岩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城市脆弱性; 综合测度; 空间分异; 可持续发展;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市脆弱性是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抵抗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外部自然要素和人为要素干扰的应对能力。当这种抗干扰的应对能力低于某一临界阈值时,城市即进入脆弱状态。城市脆弱性是城市资源脆弱性、生态环境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的综合体现。城市脆弱性的评价与调控研究对提升中国城镇化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从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4个方面确定10项分指数、选取36个具体指标,构建了中国城市脆弱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确定测度标准值,对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脆弱性及其空间分异做了总体评价。研究表明,中国城市脆弱性呈现明显的"级差化"分异特征,总体处于中度脆弱状态。按照这种差异,将中国城市脆弱程度划分为低度脆弱、较低脆弱、中度脆弱、较高脆弱和高度脆弱5个级别。城市脆弱性呈现显著的"梯度化"和"集群化"空间分异,东部地区城市脆弱性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地区脆弱性低于其它地区。城市脆弱性与城市规模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规模越大的城市脆弱性相对越小。资源型城市脆弱性明显高于综合性城市,职能综合性强的城市脆弱性相对较低。城市经济增长的快慢不能反映城市脆弱性的高低,经济高速增长并不意味着城市脆弱性就低。如何科学测度城市综合脆弱性,如何应对和降低城市脆弱性,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该研究为丰富城市脆弱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为解决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系列社会问题等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4 / 24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城市脆弱性研究评述与展望 [J].
王岩 ;
方创琳 ;
张蔷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5) :755-768
[2]   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 [J].
赵东升 ;
吴绍洪 .
地理学报, 2013, 68 (05) :602-610
[3]   区域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J].
田亚平 ;
向清成 ;
王鹏 .
地理研究, 2013, 32 (01) :55-63
[4]   中国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 [J].
田亚平 ;
常昊 .
地理学报, 2012, 67 (11) :1515-1525
[5]   城市灾害易损性及其评价指标 [J].
唐波 ;
刘希林 ;
尚志海 .
灾害学, 2012, 27 (04) :6-11
[6]   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 [J].
方创琳 ;
王德利 .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1931-1946
[7]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脆弱性特征与对策研究 [J].
李鹤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1, (05) :78-83
[8]   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J].
李鹤 ;
张平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7) :920-929
[9]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自然灾害区域脆弱性评价 [J].
刘毅 ;
黄建毅 ;
马丽 .
地理研究, 2010, 29 (07) :1153-1162
[10]   基于集对分析的大庆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J].
苏飞 ;
张平宇 .
地理学报, 2010, 65 (04) :45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