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侏罗系重矿物演化特征及对博格达山隆升的响应

被引:10
作者
郑有伟 [1 ,2 ,3 ]
王亚东 [1 ]
郭建明 [1 ]
刘兴旺 [1 ]
赵光亮 [4 ]
苏龙 [1 ]
郑建京 [1 ]
机构
[1]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内蒙古科技大学
[4]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东南缘; 侏罗系; 重矿物分析; 博格达山; 隆升;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16.06.01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4 ;
摘要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其南缘发现了一系列油气田,但博格达山前带油气勘探没有取得大的突破,究其原因可能为博格达山体与周缘凹陷的盆山关系认识不够,以及后期演化对成盆成烃的控制与约束作用认识不够深入。沉积盆地中保存的碎屑物质记录了盆地在沉积过程中周缘造山带岩石圈特征和盆地动力学性质,而沉积重矿物由于其自身的稳定性全程参与在这漫长而复杂的地质过程中,所以碎屑重矿物是源区母岩信息的重要载体。根据重矿物碎屑的磨圆情况、含量变化、组合特征以及不同重矿物指数等矿物岩石学特征,研究侏罗纪时期博格达山隆升过程,为博格达山隆升发生在中侏罗世头屯河时期提供有力的佐证。依据重矿物特征将侏罗纪博格达地区构造演化分为两个阶段:早侏罗世—中侏罗晚期,构造相对稳定阶段;中侏罗晚期—晚侏罗世,构造隆升强烈阶段。并结合前人的构造热年代学、U-Pb年龄,古水流等研究成果,认为在早侏罗世—中侏罗晚期,博格达山地区为汇水沉积区,物源主要来自卡拉美丽山,在中侏罗晚期—晚侏罗世,物源来自于博格达山,认为此时博格达山已经隆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147 / 11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新疆博格达山晚古生代地层的形成时代、物源及其演化: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J].
张妍 ;
李振生 ;
聂峰 ;
田晓丽 ;
石永红 .
地质科学, 2015, (01) :155-181
[2]   北疆东部三塘湖与吐哈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沉积差异性及对博格达山隆升时间的约束 [J].
章惠 ;
旷红伟 ;
柳永清 ;
彭楠 .
地质通报, 2013, 32(Z1) (Z1) :443-455
[3]   博格达山北缘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J].
陈科 ;
王镇远 ;
刘飞 ;
姜琳 ;
林伟 ;
王清晨 .
地质科学, 2012, 47 (04) :1041-1051
[4]   Pala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ianshan belt,NW China [J].
Jacques CHARVET ;
Sbastien LAURENTCHARVET ;
Michel FAURE ;
Dominique CLUZEL ;
Koen De JONG .
ScienceChina(EarthSciences), 2011, 54 (02) :166-184
[5]   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姜在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5) :535-541+514
[6]   新疆博格达山隆升时间初步分析 [J].
孙国智 ;
柳益群 .
沉积学报, 2009, 27 (03) :487-493
[7]   新疆博格达山晚中生代以来的差异剥露史 [J].
汪新伟 ;
汪新文 ;
马永生 .
地质学报, 2007, (11) :1507-1517
[8]   白垩纪以来库车坳陷碎屑重矿物组成变化附视频 [J].
李双建 ;
石永红 ;
王清晨 ;
李忠 .
地质科学, 2007, (04) :709-721
[9]   新疆博格达山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古水流样式转折及其构造意义 [J].
李玮 ;
胡健民 ;
黎敦朋 ;
刘金侠 ;
孙宜朴 ;
梁积伟 .
沉积学报, 2007, (02) :283-292
[10]   新疆博格达—哈尔里克山白垩纪以来剥露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J].
朱文斌 ;
舒良树 ;
万景林 ;
孙岩 ;
王锋 ;
赵忠岩 .
地质学报, 2006, (01)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