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高原典型植被样区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42
|
作者
宋春桥 [1 ,2 ,3 ]
游松财 [4 ]
柯灵红 [1 ,2 ]
刘高焕 [1 ]
钟新科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香港中文大学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物候变化; 藏北高原; 气候变化; MODIS; 返青期; 生长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植被物候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的重要指示,已成为区域或全球生态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基于非对称高斯拟合方法重建了2001—2010年MODIS EVI时间序列影像,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藏北高原植被覆盖2001—2010年每年关键物候参数。选取研究区内东部高寒灌丛草甸、中部高寒草甸及西部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4种典型植被类型,并结合附近的4个气象台站气候资料,分析典型植被物候在近10a对关键气候因子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4种不同典型植被的物候特征(EVImax降低、返青期延后和生长季长度缩短)均表现出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的过渡;(2)藏北高原近10a的年平均气温及春、夏、冬三个季度的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升高的趋势,升温幅度在0.8—3.9℃/10a,降水减少趋势不显著,在这种水热条件下典型植被均表现出返青提前(7.2—15.5d/10a)、生长季延长(8.4—19.2d/10a)的趋势,而枯黄出现时间为年际间自然波动;(3)高寒灌丛草甸EVImax主要受春季降水量和气温影响,且降水的影响程度大于气温;对高寒草甸植被而言,春、夏季的气温和降水均有较大的影响;而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草原主要受夏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影响;(4)高寒灌丛草甸的返青时间主要受前一年秋季降水量的影响,相关系数达-0.579;而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草原主要受春季平均气温影响,高寒荒漠草原的特征最为明显(r=-0.559)。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基于时序植被指数的华北地区作物物候期/种植制度的时空格局特征
    李正国
    杨鹏
    周清波
    王仰麟
    吴文斌
    张莉
    张小飞
    [J]. 生态学报, 2009, 29 (11) : 6216 - 6226
  • [2] 时序NDVI数据集重建方法评价与实例研究
    李杭燕
    颉耀文
    马明国
    [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05) : 596 - 602
  • [3] 青海草本植物物候期变化与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祁如英
    王启兰
    申红艳
    [J]. 气象科技, 2006, (03) : 306 - 310
  • [4] 近50年北京植被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时效——基于遥感数据和物候资料的分析
    张学霞
    葛全胜
    郑景云
    [J]. 生态学杂志, 2005, (02) : 123 - 130
  • [5] 农作物长势综合遥感监测方法
    吴炳方
    张峰
    刘成林
    张磊
    罗治敏
    [J]. 遥感学报, 2004, (06) : 498 - 514
  • [6] 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幅度问题
    姚檀栋
    刘晓东
    王宁练
    [J]. 科学通报, 2000, (01) : 98 - 106
  • [7] 青南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高寒草甸牧草生长影响的研究
    张国胜
    李林
    汪青春
    李希来
    徐维新
    董立新
    [J]. 草业学报, 1999, (03) : 1 - 10
  • [8] 那曲地区牧业气候区划[M]. 气象出版社 , 刘雪松等, 2003
  • [9] 西藏那曲地区土地资源[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农牧局编, 1992
  • [10]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interaction of remote-sensed vegetation index and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in the Aral Sea region
    Nezlin, NP
    Kostianoy, AG
    Li, BL
    [J].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5, 62 (04) : 677 -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