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湾菲律宾蛤仔可溶性氮、磷排泄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被引:10
作者
蒋红 [1 ]
崔毅 [2 ]
陈碧鹃 [2 ]
陈聚法 [2 ]
辛福言 [2 ]
马绍赛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乳山湾; 菲律宾蛤仔; 氮、磷排泄; 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取自乳山湾东流区金港养殖区,其壳长范围为2.86~3.21 cm。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20℃时,菲律宾蛤仔氮的排泄率最大(11.381μg.h-1.ind-1),是其他温度组(10℃、15℃、25℃、30℃)的2~8倍。菲律宾蛤仔代谢产物中NH4+-N占总无机氮的88%91%,NO3--N和NO2--N占总无机氮的比例很小,分别为5.74%7.89%和2.11%4.01%,表明菲律宾蛤仔是排氨动物,氮的代谢终极产物主要为氨。磷的排泄随温度的变化不是很明显,排泄的磷中DOP的量明显小于DIP,总体趋势是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高,其中TDP和DIP变化幅度完全一致,DOP变幅相对较小,但上述3种形态P的水平随温度变化与N相比要小得多。通过实验分析表明,20℃时菲律宾蛤仔氮的排泄率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海水双壳贝类的N、P排泄及其生态效应 [J].
周毅 ;
杨红生 ;
张福绥 .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02) :165-168
[2]   低温对菲律宾蛤仔能量收支的影响 [J].
张继红 ;
方建光 ;
金显仕 ;
梁翻鹏 .
水产学报, 2002, (05) :423-427
[3]   四十里湾几种双壳贝类及污损动物的氮、磷排泄及其生态效应 [J].
周毅 ;
杨红生 ;
何义朝 ;
张福绥 .
海洋与湖沼, 2002, (04) :424-431
[4]   饵料浓度对菲律宾蛤仔呼吸和排泄的影响 [J].
王海艳 ;
薛钦昭 ;
李军 ;
不详 .
海洋科学 , 2001, (04) :37-40
[5]   温度对菲律宾蛤仔滤食率、清滤率和吸收率的影响 [J].
董波 ;
薛钦昭 ;
李军 .
海洋水产研究, 2000, (01) :37-42
[6]   菲律宾蛤仔氮、磷代谢的初步研究 [J].
姜祖辉 ;
王俊 .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70-75
[7]   温度对墨西哥湾扇贝耗氧率及排泄率的影响 [J].
杨红生,张涛,王萍,何义朝,张福绥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8, (04) :91-96
[8]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和太平洋牡蛎(Crasostreagigas)呼吸和排泄的研究 [J].
王芳 ;
董双林 ;
张硕 ;
潘克厚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8, (02) :66-72
[9]   牙鲆鱼耗氧率、氮排泄率与体重及温度的关系 [J].
张兆琪 ;
张美昭 ;
李吉清 ;
郑春波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7, (04) :49-55
[10]  
GB/T 12763.4-1991. 海洋调查规范 海水化学要素观测[S].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