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近30年NPP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91
作者
陈福军 [1 ,2 ]
沈彦俊 [1 ]
李倩 [2 ]
郭英 [1 ]
徐丽梅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2] 不详
关键词
NPP; CASA模型;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 气候因子; 相关关系;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1.11.015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CASA模型),利用AVHRR的NDVI长期监测数据,逐像元模拟1981~2008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的时空变化,分析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总量在3.38~4.35 Pg C/a之间变化,平均约为3.8 Pg C/a,且研究期间呈上升趋势。在青藏高原、新疆天山地区和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冷湿区,NPP年总累积量和年均温呈显著正相关,和年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地处华北的太行山、燕山等山区和内蒙古中部草原区等干燥环境区,NPP与年降水呈正相关关系;青藏高原及新疆地区和华北平原、四川盆地等农业区,NPP与年均温呈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409 / 14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FORCCHN的未来东北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模拟 [J].
赵俊芳 ;
延晓冬 ;
贾根锁 .
地理科学, 2009, 29 (05) :690-696
[2]   冀北地区植被指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陈辉 ;
刘劲松 ;
王卫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793-798
[3]   东北地区最高、最低温度非对称变化的季节演变特征 [J].
孙凤华 ;
袁健 ;
关颖 .
地理科学, 2008, (04) :532-536
[4]   气候变化对中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J].
朱文泉 ;
潘耀忠 ;
阳小琼 ;
宋国宝 .
科学通报, 2007, (21) :2535-2541
[5]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模拟及空间格局分析 [J].
陈斌 ;
王绍强 ;
刘荣高 ;
宋婷 .
资源科学, 2007, (06) :45-53
[6]   内蒙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遥感测量 [J].
王爱玲 ;
朱文泉 ;
李京 ;
陈云浩 .
地理科学, 2007, (03) :325-330
[7]   中国典型植被最大光利用率模拟 [J].
朱文泉 ;
潘耀忠 ;
何浩 ;
于德永 ;
扈海波 .
科学通报, 2006, (06) :700-706
[8]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区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J].
高志强 ;
刘纪远 ;
曹明奎 ;
李克让 ;
陶波 .
地理学报, 2004, (04) :581-591
[9]   近20年来中国植被活动在增强 [J].
方精云 ;
朴世龙 ;
贺金生 ;
马文红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3, (06) :554-565+578
[10]   榆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区域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J].
史纪安 ;
陈利顶 ;
史俊通 ;
傅伯杰 ;
张淑荣 .
地理科学, 2003, (04) :493-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