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法对土壤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29
作者
殷士学
宋明芝
封克
机构
[1] 江苏农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免耕; 生化活性; 氮素矿化; 氮素固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比较常耕和免耕法对土壤微生物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免耕6—7年的砂壤土中微生物的数量较集中分布于上表层,常耕处理则相对均匀地分布于经常翻动的土层中。0—7cm表层土壤中微生物的优势种群在两种耕法中有一定差异,特别是霉菌。免耕处理0—7cm土壤培养1天的呼吸活性是常耕处理的2.1倍,尿酶活性是常耕处理的1.6倍。但随着土层的加深,免耕处理的呼吸活性、尿酶活性下降很快,至7—14cm处分别下降56%、71%。培养40天时0—7cm土壤无机氮释放量免耕和常耕处理分别为48.1、34.5mgN/kg,而7—14cm土层则分别为21.5、29.1mgN/kg。不加碳源只加入硫铵培养3天土壤中无机氮的减少在10%左右,免耕上表层0—7cm土壤减少较多,反映土壤微生物对无机氮的固定作用。长期免耕使具有高生物学活性的土层变得浅薄,而常耕处理则较为深厚。
引用
收藏
页码:370 / 3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太湖地区水稻土的物理特性与少免耕法的关系 [J].
赵誠斋 .
土壤学报, 1989, (02) :101-108+205
[2]   免耕少耕条件下土壤肥力与施肥 [J].
黄东迈 .
土壤通报, 1988, (02) :93-97
[3]   土壤耕作对白浆土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J].
汤树德 .
土壤肥料, 1982, (03) :13-15
[4]  
土壤微生物实验法[M]. 科学出版社 , 日本土壤微生物研究会 编, 1983
[5]  
Dynamics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N under zero and shallow tillage for spring wheat, using 15 N urea[J] . M. R. Carter,D. A. Rennie.Plant and Soil . 198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