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苜蓿生物量与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17
作者
王涵
于卫平
何连
石学军
赵萍
机构
[1] 宁夏林业研究所
[2] 盐池县绿海公司
[3] 北京林业大学 银川
[4] 银川
[5] 宁夏盐池
[6] 北京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朝阳苜蓿; 生物量; 营养物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在银南地区,对几种进口优良苜蓿品种进行选育研究,把性状表现良好的美国朝阳苜蓿Jacklin用Iwaasa分层法将苜蓿分成三层(A、B、C),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发育的进程,A、B层生物量不断增加;C层生物量相对稳定。从营养期到结实期,B层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从48.15%增至62.20%;A层从33.62%降至15.47%;C层则由18.23%降至12.47%;并且在整个生长期当中A、B、C三层的营养成分变化较大,粗蛋白含量随生长发育的进程不断降低,由营养期的27.50%降至结实期的12.30%,粗纤维由营养期的17.20%增至结实期的40.60%。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苜蓿[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耿华珠等编著, 1995
[2]  
Morphological stage of development as a predictor oalfalfaherbage quality. Kalu B A,Fick G W. Crop Science . 1983
[3]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杨胜主编, 1993
[4]  
北方干旱地区牧草栽培与利用[M]. 金盾出版社 , 刘建宁等编著, 2002
[5]  
中国饲用植物[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陈默君,贾慎修主编, 2002
[6]  
Shearing force of alfalfa stems: effect of cultivar and shearing site. Iwaasa A D,Beauchemin K A,Acharya S N.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