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傅里叶级数的改进型IGCT物理模型

被引:4
作者
王佳蕊 [1 ,2 ]
孔力 [2 ]
屈慧 [2 ]
裴玮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
[2]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关键词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双极输运方程; 注入状态; 傅里叶级数法; 空间电荷区压降;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170628011
中图分类号
TM46 [变流器]; TN34 [晶闸管(可控硅)];
学科分类号
080801 ; 0805 ; 080501 ; 080502 ; 080903 ;
摘要
研究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高精度模型建模方法,有助于深入分析IGCT运行特性、提高含IGCT变流器的整体性能。为此,建立了基于傅里叶级数法的改进型IGCT物理模型,根据IGCT运行特性考虑了N基区非耗尽区注入状态的变化,且针对不同注入状态将描述该区域载流子分布特性的双极输运方程(ATE)加以简化,并运用傅里叶级数法求解,提高了关断暂态拖尾电流精度。利用动态承压系数计算N基区空间电荷区压降,确保电流可靠关断的同时,提高了关断暂态电压精度。同时,N缓冲层和P基区分别采用准静态法与电荷控制法描述载流子分布情况,建立了改进的IGCT物理模型。通过改进模型与现有模型仿真结果及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和模型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175 / 21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一种新型GCT开通驱动电路拓扑 [J].
曾宏 ;
陈修林 ;
王三虎 ;
张顺彪 ;
王富光 ;
王玉杰 .
大功率变流技术, 2015, (06) :25-28
[2]   基于Saber的IGCT集总电荷模型研究 [J].
肖友国 ;
彭振东 ;
任志刚 .
电力电子技术, 2015, 49 (11) :83-86
[3]   应对微网群大规模接入的互联和互动新方案及关键技术 [J].
裴玮 ;
杜妍 ;
李洪涛 ;
杨艳红 ;
邓卫 ;
齐智平 .
高电压技术, 2015, 41 (10) :3193-3203
[4]   计及电池寿命和经济运行的微电网储能容量优化 [J].
肖浩 ;
裴玮 ;
杨艳红 ;
齐智平 ;
孔力 .
高电压技术, 2015, 41 (10) :3256-3265
[5]   20MVA三电平IGCT变流器的研制 [J].
胡家喜 ;
李彦涌 ;
孙保涛 ;
周伟军 .
大功率变流技术, 2015, (05) :8-13
[6]   IGCT-NPC/H桥型变流器换流过程研究 [J].
孔德宏 ;
李崇坚 ;
朱春毅 ;
王成胜 ;
杨琼涛 .
电工技术学报, 2014, 29 (06) :169-175
[7]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器件特性研究 [J].
吴煜东 ;
陈芳林 ;
雷云 ;
蒋谊 .
大功率变流技术, 2012, (06) :1-4
[8]   IGCT的状态检测与逻辑控制 [J].
谢路耀 ;
金新民 ;
童亦斌 ;
吴学智 .
电工技术学报, 2012, 27 (08) :261-269
[9]   适于硬开关变流器的IGCT/二极管综合模型 [J].
范子超 ;
刘文华 ;
宋强 ;
李建国 .
电工技术学报, 2008, (03) :41-46+91
[10]   IGCT的原理性电学模型与动态特性仿真 [J].
段大鹏 ;
江秀臣 ;
孙才新 .
高电压技术, 2008, (01) :196-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