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上扬子地台的峨眉地裂运动

被引:127
作者
罗志立
金以钟
朱夔玉
赵锡奎
机构
[1] 成都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
关键词
峨眉地裂运动; 罗志; 晚古生代; 扬子地台; 扬子准地台; 玄武岩; 基性岩; 拉张盆地; 二叠纪盆地; 台块; 沉积相带;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88.01.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近年来综合研究,证实了晚古生代上扬子地台的峨眉地裂运动是中国扬子地台上的一次重大地质事件。它表现为上扬子地台西部的松潘-甘孜地区发育一系列小洋盆,向其东南缘(滇、黔、桂、湘)发育弧后拉张盆地,到上扬子地台内部(黔中和川中地区)拉张破裂为台块和台槽和大陆裂谷(康滇地区)等复杂的演化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峨眉山区晚二叠世大陆裂谷边缘玄武岩系的特征 [J].
熊舜华 ;
李建林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4, (03) :43-59+123
[2]   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初步分析 [J].
黄汲清 ;
陈国铭 ;
陈炳蔚 .
地质学报, 1984, (01) :1-17
[3]   贵州早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研究 [J].
陈文一 ;
王立亭 ;
叶念曾 ;
蔡英 ;
马忠魏 ;
凌长富 .
贵州地质, 1984, (01) :9-43+45
[4]   攀枝花裂谷支双峰式火山岩 [J].
沈发奎 ;
刘杕 .
矿物岩石, 1984, (01) :1-15+113
[5]   康滇构造带的古板块历史演化 [J].
骆耀南 .
地球科学, 1983, (03) :93-102
[6]   南盘江地区二、三迭纪深水碳酸盐角砾岩 [J].
Carbonate Rock Research Office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82, (03) :1-17+87
[7]  
中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地裂运动对石油等矿产形成的影响[J]. 罗志立.四川地质学报. 1981(00)
[8]   试从扬子准地台的演化论地槽如何向地台转化的问题 [J].
罗志立 .
地质论评, 1980, (06) :505-509
[9]  
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M]. 地质出版社 , 刘宝, 1985
[10]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黄汲清指导,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