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草原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100
作者
李镇清
刘振国
陈佐忠
杨宗贵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内蒙古典型草原; 气候变化; 生产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1 [草原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根据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IMGERS)近20年的观测资料,利用Holdridge生命地带系统的气候指标:生物温度、降水、可能蒸散和可能蒸散率以及任继周等提出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气候指标:>0℃积温、降水、湿润度,研究我国典型草原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近2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所在地区有变暖的趋势,冬季增温尤为明显。根据模型计算的净第一性生产力与在羊草样地实测的地上生物量值自1993年以后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冬季增温使该地区春季干旱进一步加剧,并使典型草原的生产力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放牧对草原植物的影响 [J].
李金花 ;
李镇清 ;
任继周 .
草业学报, 2002, (01) :4-11
[2]   基于RS和GIS的甘南草地生产力估测模型构建及其降水量空间分布模式的确立 [J].
王兮之 ;
杜国桢 ;
梁天刚 ;
戴若兰 ;
王刚 .
草业学报, 2001, (02) :95-102
[3]   半干旱草原主要植物光能和水分利用特征的研究 [J].
崔骁勇 ;
陈佐忠 ;
杜占池 .
草业学报, 2001, (02) :14-21
[4]   草原生物适宜度模型及其应用 [J].
李镇清 ;
任继周 .
生态学杂志, 1997, (03) :72-76
[5]   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 [J].
周广胜,张新时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6, (01) :11-19
[6]   全球变化的中国气候-植被分类研究 [J].
周广胜 ;
张新时 .
植物学报, 1996, (01) :8-17
[7]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初探 [J].
周广胜,张新时 .
植物生态学报, 1995, (03) :193-200
[9]   研究全球变化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J].
张新时 .
第四纪研究, 1993, (02) :157-169+193
[10]   植被的PE(可能蒸散)指标与植被-气候分类(三)几种主要方法与PEP程序介绍 [J].
张新时 ;
杨奠安 ;
倪文革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3, (02) :3-15+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