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渭河关中地区生态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17
作者
占车生 [1 ]
乔晨 [2 ]
徐宗学 [3 ]
尹剑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渭河关中地区; 生态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 遥感; 地理信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1404 ; 0705 ; 070501 ;
摘要
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1978年-2007年的Landsat 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渭河流域关中地区1978年-2007年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各景观类型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消长变化,耕地斑块面积减少,但分离度和破碎度增加;草地和林地斑块面积增加,破碎度和分离度减小;居民工矿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未利用土地斑块面积有所减少。从景观格局变化来看,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景观斑块分布趋于破碎化,破碎度指数从0.9127下降为0.8755;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指数均在20世纪90年代有所增加,分别增长了2.72%和2.71%,之后锐减,2000年达到最低后逐渐有所回升;景观优势度也在20世纪90年代有所增加,后逐渐减小。说明近期研究区生态景观的异质性有所改进,生态景观格局处于快速调整并趋于稳定发展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349 / 23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渭河流域关中段近30年植被动态变化分析 [J].
乔晨 ;
占车生 ;
徐宗学 ;
李玲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7 (04) :432-436
[2]   基于GIS的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分析——以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为例 [J].
李谢辉 ;
李景宜 .
干旱区研究, 2008, (06) :899-903
[3]   陕西渭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问题研究 [J].
尚华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5) :89-92
[4]   渭河下游洪泛区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J].
李景宜 .
干旱区研究, 2007, (05) :618-623
[5]   RS和GIS支持下的盐池县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J].
张学俭 ;
海云瑞 .
国土资源遥感, 2006, (04) :55-59
[6]   基于GIS与马尔可夫模型的渭河盆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J].
张海龙 ;
蒋建军 ;
解修平 ;
吴宏安 ;
张丽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S1) :119-124
[7]   石羊河尾闾绿洲的景观变化与生态恢复对策 [J].
肖笃宁 ;
李小玉 ;
宋冬梅 .
生态学报, 2005, (10) :2477-2483
[8]   卫星遥感探讨杭州湾跨湖桥古文化消失原因 [J].
王永江 ;
姜晓玮 .
国土资源遥感, 2005, (01) :66-69
[9]   河西走廊典型绿洲景观格局比较研究——以张掖、临泽、高台、酒泉为例 [J].
角媛梅 ;
肖笃宁 ;
马明国 ;
杨国靖 .
干旱区研究, 2003, (02) :81-85
[10]   3S技术及其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J].
刘惠明 ;
尹爱国 ;
苏志尧 .
生态科学, 2002, (01) :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