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黑河中上游典型地区草地植被变化及其生态功能损失分析——以山丹县为例
被引:7
作者:
杜自强
[1
]
王建
[1
]
陈正华
[1
]
沈宇丹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草地覆盖;
动态变化;
生态退化;
经济损失;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黑河流域山丹县1986年和2000年TM影像资料为主要数据源,运用遥感信息解译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研究区10多年来草地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并参照Costanza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单位价值和谢高地等人的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初步估算退化型草地植被覆盖变化的生态损失价值,对草地植被覆盖变化给研究区生态系统宏观经济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986~2000年间,该区域草地植被覆盖总的变化趋势是草地、林地向其它类型转化,即草地植被覆盖总量在逐年减少。高、中、低覆盖度各类草地,分别减少达35%、9.9%和13.8%。草地植被覆盖类型也呈减少趋势,其中高覆盖度草地减幅最大,其次是低覆盖度草地和中覆盖度草地。草地植被利用过度或退化较为严重,生态环境将趋于恶化。由此导致草地生态系统宏观经济价值损失约9 466.8×104CNY/(km2·a)。
引用
收藏
页码:798 / 804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