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比德-三塘盆地煤储层异常高压形成机制

被引:16
作者
吴财芳 [1 ,2 ]
王聪 [1 ,2 ]
姜玮 [1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2]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比德-三塘盆地; 异常高压; 煤储层; 储层压力; 构造; 油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比德-三塘盆地含煤地层的储层压力普遍较高,压力梯度较大,异常高压发育.通过研究该盆地现今煤储层压力分布特点,对煤层异常高压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阐明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构造作用是本区异常高压形成的最主要因素,煤储层生烃作用和顶板泥岩的封闭性次之.盆地内部断裂较少,具有良好的圈闭条件,储层流体富集,压力增大,易出现超压地层.研究区煤层生烃能力强,含气量高,但渗透率普遍较低,生成的烃类气体使得储层内部流体孔隙体积膨胀产生高压.同时,超厚的顶板泥岩封闭性较好,在沉积过程中极易产生欠压实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异常高压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贵州省织金—纳雍煤田构造特征及其成因 [J].
金军 ;
唐显贵 .
中国煤炭地质, 2010, 22 (03) :8-12
[2]   贵州五轮山井田构造演化与煤层气成藏 [J].
朱炎铭 ;
赵洪 ;
闫庆磊 ;
王辉 ;
方俊华 .
中国煤炭地质, 2008, (10) :38-41
[3]   我国煤层气储层异常压力的成因分析 [J].
李仲东 ;
周文 ;
吴永平 .
矿物岩石, 2004, (04) :87-92
[4]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异常压力分布及影响因素 [J].
罗晓容 ;
肖立新 ;
李学义 ;
张立强 ;
曾治平 ;
王兆明 .
地球科学, 2004, (04) :404-412
[5]   应力、应变与构造超压关系及构造超压控制因素分析 [J].
李玉喜 ;
庞雄奇 ;
姜振学 .
地球科学, 2003, (02) :179-184
[6]   沉积盆地超压系统演化与深层油气成藏条件 [J].
郝芳 ;
邹华耀 ;
倪建华 ;
曾治平 ;
王敏芳 .
地球科学, 2002, (05) :610-615
[7]   黔西六枝—朗岱地区构造格局及其应力场遥感图像解析 [J].
杨武年 .
国土资源遥感, 1996, (02) :21-28
[8]   贵州中西部的构造格局与构造应力场 [J].
乐光禹,张时俊,杨武年 .
地质科学, 1994, (01) :10-18
[9]  
多煤层叠置条件下的煤层气成藏作用[D]. 杨兆彪.中国矿业大学. 2011
[10]  
贵州煤田地质[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