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及黄河口水域渔业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被引:128
作者
邓景耀
金显仕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
关键词
莱州湾; 群落结构; 遗传多样性; 生态多样性; 多样性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6 [保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705 ;
摘要
莱州湾是黄渤海渔业生物的主要产卵场、栖息地和渤海多种渔业的传统渔场。不同时期按季节进行的拖网试捕调查结果表明 :莱州湾渔业生物的资源量、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95 9、1982、1992~ 1993和 1998年的平均单位网次渔获量分别为 2 5 8、117、77 5和 8 5kg/h ,渔业资源呈现持续衰退的趋势。80年代以来带鱼、小黄鱼等大型底层鱼类为黄鲫、■鱼等小型中上层鱼类所替代 ,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在黄渤海连续进行的大规模的中国对虾种苗放流导致其野生群体的遗传杂合度明显下降。在分析了主要渔业资源衰退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保护栖息地环境和渔业生物多样性的相应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渤海湾对虾发生量与补充量动态特征的研究 [J].
邓景耀 ;
庄志猛 ;
朱金声 .
动物学研究, 1999, (01) :47-50
[2]   渤海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J].
朱鑫华 ;
杨纪明 ;
唐启升 .
海洋与湖沼, 1996, (01) :6-13
[3]   莱州湾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分布特征 [J].
童钧安 .
黄渤海海洋, 1994, (04) :16-20
[4]   用世代分析方法估算秋汛渤海对虾世代数量 [J].
叶昌臣 ;
邓景耀 ;
韩光祖 .
海洋与湖沼, 1987, (06) :540-548
[5]   南海北部大陆架底栖鱼群聚的多样度以及优势种区域和季节变化 [J].
费鸿年 ;
何宝全 ;
陈国铭 .
水产学报, 1981, (01)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