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长7段泥页岩储集性能

被引:57
作者
吴松涛 [1 ,2 ]
邹才能 [1 ]
朱如凯 [1 ,2 ]
袁选俊 [1 ,2 ]
姚泾利 [3 ]
杨智 [1 ]
孙亮 [1 ]
白斌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陆相泥页岩; 长7泥页岩; 页岩油; 纳米孔喉系统; 致密油气; 鄂尔多斯盆地; 石油地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页岩气的成功勘探开发引发了全球海相页岩研究的热潮,然而对处于生油窗内的陆相页岩储集性能的研究尚需加强.基于光学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环境扫描电镜、纳米CT、图像分析、GRI物性、气体吸附等方法对长7段泥页岩储集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长7段泥页岩形成于陆相半深湖-深湖环境,面积为10×104 km2,TOC>2%,Ro=0.8%1.0%,HI=124~480mg/g,生烃潜力高;脆性矿物含量为45%59%,孔隙度为0.6%3.8%,渗透率为0.000 72×10-3~0.002 30×10-3μm2;主要发育粒内孔、粒间孔和有机质孔,以伊蒙混层等粘土矿物粒内孔为主,有机质孔较少;孔隙直径为30~200nm,孔喉系统连通性中等,具备储集能力;伊蒙混层等粘土矿物含量与比孔容相关性优于热演化程度与烃指数等,表明长7页岩微观孔隙主要受控于成岩作用,有机质生烃作用对储集空间贡献相对较小;滞留烃主要以吸附态和游离态存在于黄铁矿晶间孔、伊蒙混层粒内孔、伊利石粒内孔与长石粒间孔.
引用
收藏
页码:1810 / 182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低压油藏特征与形成机制
    段毅
    曹喜喜
    赵阳
    张忠义
    余永进
    吴应忠
    徐丽
    何金先
    夏嘉
    张晓丽
    赵彦德
    齐亚林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 39 (03) : 341 - 349
  • [2] 松辽盆地嫩江组油页岩发育控制因素
    贾建亮
    刘招君
    Achim Bechtel
    Reinhard FSachsenhofer
    孙平昌
    Susanne AIStrobl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 39 (02) : 174 - 186
  • [3] 页岩油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发展对策
    邹才能
    杨智
    崔景伟
    朱如凯
    侯连华
    陶士振
    袁选俊
    吴松涛
    林森虎
    王岚
    白斌
    姚泾利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1) : 14 - 26
  • [4] 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泥岩微观孔隙特征
    黄振凯
    陈建平
    王义军
    薛海涛
    邓春萍
    王民
    [J]. 石油学报, 2013, 34 (01) : 30 - 36
  • [5]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页岩油特征及资源潜力
    杨华
    李士祥
    刘显阳
    [J]. 石油学报, 2013, 34 (01) : 1 - 11
  • [6] 中国石化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进展
    马永生
    冯建辉
    牟泽辉
    赵培荣
    包书景
    王烽
    [J]. 中国工程科学, 2012, 14 (06) : 22 - 30
  • [7] 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研究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特征
    田华
    张水昌
    柳少波
    张洪
    [J]. 石油学报, 2012, 33 (03) : 419 - 427
  • [8] 中国非常规泥页岩油气藏特征及勘探前景展望
    康玉柱
    [J].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4) : 1 - 5+117
  • [9]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
    贾承造
    郑民
    张永峰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2) : 129 - 136
  • [10]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特征、机理及展望——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
    邹才能
    朱如凯
    吴松涛
    杨智
    陶士振
    袁选俊
    侯连华
    杨华
    徐春春
    李登华
    白斌
    王岚
    [J]. 石油学报, 2012, 33 (02) : 173 -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