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新生代隆升—剥蚀历史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

被引:37
作者
吴中海
吴珍汉
万景林
周春景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华山; 秦岭; 渭河盆地; 裂变径迹; 山脉隆升; 峰顶面; 秦岭北缘断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综合分析前人的热年代学数据发现华山地区自晚白垩世以来至少经历了三次快速隆升阶段,在120~57Ma间华山经历了缓慢隆升过程,约57Ma以来华山开始相对渭河地堑的快速隆升。其中,57~42Ma间、32~22Ma间和约8Ma以来均为相对快速隆升阶段,视隆升速度约为0.18~0.23mm/a;而42~32Ma间和22~8Ma间则为相对缓慢隆升过程,视隆升速度约为0.01mm/a。约57Ma以来华山的隆升-剥蚀量约为8.5km,平均隆升速度约为0.15mm/a;约32Ma以来的总隆升幅度约为4.5~5.1km,平均视隆升速度约为0.14~0.16mm/a。晚中生代以来华山的隆升过程实际上反映的是东秦岭的隆升过程,与区域地貌结构和周缘断陷盆地的演化过程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它表明东秦岭地区的三级等高峰顶面是120~57Ma、42~32Ma和22~8Ma间山脉缓慢隆升-剥蚀的结果,同时反映57~55Ma是渭河盆地开始快速裂陷和秦岭北麓正断层开始强烈活动的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鄂尔多斯、沁水盆地晚新生代隆升—剥蚀历史 [J].
吴中海 ;
吴珍汉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3) :16-20
[2]   华山新生代构造抬升 [J].
尹功明 ;
卢演俦 ;
赵华 ;
李万伦 ;
李莉 ;
郭仕伦 .
科学通报, 2001, (13) :1121-1123
[3]   华山岩体中、新生代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J].
万景林 ;
李齐 ;
王瑜 .
地震地质, 2000, (01) :53-58
[5]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张国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6]  
华北区区域地层.[M].陈晋镳;武铁山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7]  
秦岭北缘活动断裂带.[M].陕西省地震局[著];.地震出版社.1996,
[8]  
现代地壳运动研究.[M].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编著;.地震出版社.1991,
[9]  
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M].国家地震局编;.地震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