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蓿豆不同品系ISSR标记遗传差异和遗传多样性

被引:13
作者
王照兰 [1 ,2 ]
杨持 [1 ]
赵丽丽 [3 ]
胡卉芳 [2 ]
杜建材 [2 ]
白美琴 [4 ]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3] 贵州大学
[4] 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勘测规划院
关键词
扁蓿豆; 品系; ISSR; 遗传差异;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扁蓿豆4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差异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7个有效引物对4个品系进行PCR扩增,共获得73个等位基因位点,每条引物平均检测出10.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5%。各品系的Nei’s遗传多样性为0.2569,Shannon’s信息指数为0.4046。Nei’s指数估算和分子方差分析均表明,扁蓿豆4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品系内,4个品系间亦出现了较大的遗传分化(Gst=0.1324)。品系00-61、90-36、00-81和93-21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3.97%、79.45%、82.19%和83.56%;Nei’s遗传多样性(H)分别为0.2050、0.2153、0.2264和0.2474;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3222、0.3396、0.3538和0.3821。各品系的遗传参数大小排序均为品系93-21>品系00-81>品系90-36>品系00-61。采用系统聚类和主坐标分析(PCA)两种方法所获得的聚类结果一致,即品系00-61和00-81遗传差异相对较小,其次是品系90-36,品系93-21与各品系的遗传差异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扁蓿豆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J].
李鸿雁 ;
米福贵 ;
宁红梅 ;
师文贵 ;
赵成贵 .
中国草地学报, 2008, (02) :34-38
[2]   扁蓿豆研究进展 [J].
黄迎新 ;
周道玮 ;
岳秀泉 ;
杨季云 .
草业科学, 2007, (12) :34-39
[3]   麻疯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何玮 ;
郭亮 ;
王岚 ;
杨威 ;
唐琳 ;
陈放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7, (04) :466-470
[4]   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野生扁蓿豆种子贮藏蛋白质的变异 [J].
额尔敦嘎日迪 ;
中田昇 ;
李造哲 .
中国草地学报, 2006, (02) :52-55
[5]   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分子位点数与遗传差异信息可靠性的关系 [J].
周泽扬 ;
夏庆友 ;
鲁成 ;
冯丽春 ;
向仲怀 .
遗传, 1998, (05) :13-16
[6]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exual reproduction versus clonal spread in an aridland bunchgrass [J].
Liston, A ;
Wilson, BL ;
Robinson, WA ;
Doescher, PS ;
Harris, NR ;
Svejcar, T .
OECOLOGIA, 2003, 137 (02) :21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