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配施对杂交中稻氮素积累与分配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阮新民
施伏芝
倪金龙
罗志祥
机构
[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肥料结构; 氮积累与氮分配; 氮肥利用率;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1.047
中图分类号
S511.3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大田试验,评价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我国南方杂交中稻氮素积累与转移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影响。结果表明,叶氮积累量、茎鞘氮积累量及植株氮素积累总量在配施有机肥处理与不配施之间在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均存在显著差异;有机肥的配施有利于植株各器官氮素的积累。配施有机肥对叶及茎鞘氮的表观转运率影响差异不显著。配施有机肥的氮收获指数在成熟期以尿素配施饼肥最高,比尿素+控失剂并配施有机肥高15.2%。配施有机肥与相对应不施有机肥的氮肥利用率能提高10%左右。尿素+控失剂处理的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均较高,分别比不施肥处理高50.6%,16.4%。品种间差异主要表现为叶氮积累量及氮素积累总量且在生育后期差异显著。因此,配施有机肥作基肥有利于叶氮、茎鞘氮及氮素积累总量的积累。氮素的表观运转率在不同的肥料处理及高产杂交水稻品种间均无显著差异。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及氮收获指数。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有机肥料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稻谷产量的影响及替代率 [J].
孟琳 ;
张小莉 ;
蒋小芳 ;
王秋君 ;
黄启为 ;
徐阳春 ;
杨兴明 ;
沈其荣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02) :532-542
[2]   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铵态氮时空变化影响的研究 [J].
熊淑萍 ;
姬兴杰 ;
李春明 ;
杨颖颖 ;
马新明 ;
黄克磊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3) :978-983
[3]   不同肥料节氮栽培对超级杂交中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肥效率的影响 [J].
龙继锐 ;
马国辉 ;
宋春芳 ;
万宜珍 ;
周静 ;
沈洪昌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1) :112-115+127
[4]   生态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朱练峰 ;
禹盛苗 ;
欧阳由男 ;
康文启 ;
董成琼 ;
许德海 ;
金千瑜 .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06) :631-636
[5]   不同栽培模式和施肥方法对旱地冬小麦氮素吸收运转的影响 [J].
邱临静 ;
周春菊 ;
李生秀 ;
薛亮 ;
王虎 ;
王林权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3) :355-360
[6]   不同控释肥类型及施肥方式对肥料利用率和氮素平衡的影响 [J].
邵蕾 ;
张民 ;
王丽霞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6) :115-119
[7]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氮素累积、转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J].
易镇邪 ;
王璞 ;
申丽霞 ;
张红芳 ;
刘明 ;
戴明宏 .
作物学报, 2006, (05) :772-778
[8]   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李方敏 ;
樊小林 ;
陈文东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4) :494-500
[9]   不同肥料结构对水稻群体干物质生产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J].
杨长明 ;
杨林章 ;
颜廷梅 ;
欧阳竹 .
土壤通报, 2004, (02) :199-202
[10]   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 [J].
彭少兵 ;
黄见良 ;
钟旭华 ;
杨建昌 ;
王光火 ;
邹应斌 ;
张福锁 ;
朱庆森 ;
Roland Buresh ;
Christian Witt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9) :109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