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的最大左行走滑断距及其形成时期附视频

被引:42
作者
万天丰,朱鸿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走滑断距,断层形成时期;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1996.01.002
中图分类号
P54 [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作者采用断裂带两盘地壳变形速度的估算方法,求得郯庐断裂带最大左行走滑断距为390km;根据中朝地块南缘断裂被错断的现象来判断,最大左行走滑断距为430km;采用古地磁学方法求得最大左行走滑断距约为300~400km。最大左行走滑活动时期当在中晚三叠世。侏罗纪时期郯庐断裂带为逆断层,白垩纪时期的走滑活动量不大于100km,早第三纪的走滑断距不明显,晚第三纪一早更新世可能有50km左右的左行走滑断距,新构造期(0.73Ma以来)的有行走滑断距小于100m。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同位素地质学研究 [J].
张理刚 ;
王可法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1) :35-48
[2]   郯庐断裂巨大平移的时代与格局 [J].
陈丕基 .
科学通报 , 1988, (04) :289-293
[3]   郯庐断裂带中滑脱推覆体的探讨 [J].
曹国权 ;
董南庭 .
吉林地质, 1987, (02) :1-6+88
[4]   郯城—庐江断裂带的形成演化与运动学分析 [J].
郭振一 .
山东地质, 1987, (01) :51-62
[5]   沂沭断裂带中段基底韧性剪切带 [J].
张家声 .
地震地质, 1983, (02) :11-23+93
[6]   山东沂沭断裂带成生时代探讨 [J].
薛金声 ;
李师汤 .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2, (04) :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