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基底与成矿

被引:14
作者
刘刚 [1 ]
董树文 [1 ]
马立成 [2 ]
崔建军 [2 ]
薛怀民 [3 ]
施炜 [2 ]
李建华 [2 ]
黄始琪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基底; 成矿; 东亚多向汇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0709 ; 081803 ;
摘要
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以郯-庐断裂及襄阳-广济断裂与桐柏—大别造山带相邻,南缘大致以常州—宜城—高坦—九江南—上朱—监利—桑植一线与江南地体为界,为扬子板块东段北缘,是我国中东部著名的中生代金属成矿带,是沿长江工业带的矿产供应基地,在我国甚至世界上具有鲜明特点。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和过程经历了由板缘-板内的过程,成矿作用发生在挤压向伸展的转换过程。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作用贯穿于"燕山运动"的始终,记录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成岩成矿受基底构造和深部作用控制,与本区特有的基底有关。本区前震旦纪基底,由于绝大部分被掩覆于盖层之下,长期存在争议,对地层时代归属、划分对比、基底原始建造类型及大地构造意义等,均有不同的看法。长江中下游地区基底与成矿特征表明,长江中下游主要成矿带落在基底隆起带上,两个不同的基底的结合带有利成矿。
引用
收藏
页码:2258 / 227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91 条
[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陆内斑岩型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 [J].
周涛发 ;
王世伟 ;
袁峰 ;
范裕 ;
张达玉 ;
常印佛 ;
Noel CWHITE .
岩石学报, 2016, 32 (02) :271-288
[2]  
多尺度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揭示成矿系统、助力深部找矿——长江中下游深部探测(SinoProbe-03)进展[J]. 吕庆田,董树文,汤井田,史大年,常印佛.地球物理学报. 2015(12)
[3]   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年代学格架、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讨论 [J].
薛怀民 ;
马芳 ;
曹光跃 .
地质学报, 2015, 89 (08) :1380-1401
[4]   长江中下游南部逆冲变形样式及其机制 [J].
王鹏程 ;
赵淑娟 ;
李三忠 ;
余珊 ;
刘鑫 ;
许立青 ;
曹现志 ;
刘博 .
岩石学报, 2015, 31 (01) :230-244
[5]   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陆内构造作用与成因分析 [J].
宋传中 ;
李加好 ;
任升莲 ;
Lin Shoufa ;
刘欢 ;
黄鹏 ;
王薇 ;
杨帆 .
地质科学, 2014, (02) :339-354
[6]   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远震层析成像证据 [J].
江国明 ;
张贵宾 ;
吕庆田 ;
史大年 ;
徐峣 .
岩石学报, 2014, 30 (04) :907-917
[7]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岩石圈结构与成矿动力学模型——深部探测(SinoProbe)综述 [J].
吕庆田 ;
董树文 ;
史大年 ;
汤井田 ;
江国明 ;
张永谦 ;
徐涛 ;
SinoProbeCJ 项目组 .
岩石学报, 2014, 30 (04) :889-906
[8]   长江中下游及邻区的地壳密度结构与深部成矿背景探讨——来自重力学的约束 [J].
张永谦 ;
吕庆田 ;
滕吉文 ;
王谦身 ;
徐涛 .
岩石学报, 2014, 30 (04) :931-940
[9]   长江中下游燕山期最新的成岩成矿事件:来自宁镇地区的证据 [J].
孙洋 ;
马昌前 ;
刘园园 .
科学通报, 2014, 59 (08) :668-678+1
[10]   论皖南地区前寒武纪浅变质岩系地层层序 [J].
李双应 ;
杨欣 ;
程成 ;
王松 ;
卢艳林 ;
Lassiter JC ;
彭亮 .
地层学杂志, 2014, 38 (01) :7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