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LP1、SETDB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1
|
作者
黄吉仁
李长江
毛艳华
张文文
王佳
谢乐乐
张应凤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SET结构域分支型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1; 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 卵巢癌; 免疫组织化学; 靶向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31 [卵巢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PELP1)及SET结构域分支型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1(SETDB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6年7月至2022年5月该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35例卵巢癌患者组织标本,另选取同期收治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的17例患者的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PELP1、SETDB1 mRNA在卵巢癌细胞系(A2780、OVCAR3、SKOV3)及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系(IOSE80)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ELP1、SETDB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PELP1、SETDB1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卵巢癌细胞系A2780、OVCAR3、SKOV3中PELP1、SETDB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系IOSE80(P<0.05)。与正常卵巢组织比较,卵巢癌组织PEL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但SETDB1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PELP1蛋白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LP1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异常升高,PELP1可能对SETDB1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099 / 3103+3109 +31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卵巢癌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及其应用进展
    陈佞玄
    罗鑫
    易萍
    徐竞
    [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 31 (01) : 1 - 7
  • [2] 中国女性卵巢癌流行现状和趋势及预测分析
    杨晓雨
    陈东宇
    王红心
    樊文龙
    潘素跃
    胡敏
    黄巧
    王朴
    何玉清
    [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7 (09) : 1030 - 1035
  • [3] 靶向治疗对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王卫东
    [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 9 (22) : 42 - 44
  • [4] SETDB1基因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卵巢上皮性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王巍
    不详
    李顺双
    不详
    刘刚
    不详
    [J]. 中华妇产科杂志 , 2022, (04) : 293 - 300
  • [5] 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表观遗传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张淼
    杨露露
    贾岩龙
    王天云
    [J]. 生物技术通报, 2022, 38 (07) : 23 - 30
  • [6] 雌激素受体共调节因子PELP1在雌激素非靶器官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颜洪竹
    刘复兴
    宁志丰
    王娱
    [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 (03) : 379 - 382
  • [7] SETDB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董红玲
    [J]. 医学研究杂志, 2017, 46 (03) : 145 - 148+152
  • [8] PELP1对人卵巢癌OVCAR3细胞株侵袭能力及MMP-2、MMP-9表达的影响
    石福英
    王文霞
    [J]. 山东医药, 2015, 55 (27) : 32 - 33
  • [9] Siegel Rebecca L.,Miller Kimberly D.,Wagle Nikita Sandeep,Jemal Ahmedin.Cancer statistics, 2023[J].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23
  • [10] PELP1 is overexpressed in lung cancer and promotes tumor cell malignancy and resistance to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drug
    Wang, Xingen
    Yin, Weihua
    Liang, Li
    [J]. PAT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22,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