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湿地有机碳垂直分布与组成特征

被引:50
作者
张文菊
彭佩钦
童成立
王小利
吴金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长沙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武汉,长沙,长沙,长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凌,长沙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湿地; 有机碳; 轻组; 重组; 垂直分布;
D O I
10.13227/j.hjkx.2005.03.012
中图分类号
Q142.3 [土壤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洞庭湖3类湿地的9个典型剖面为代表,研究了洞庭湖湿地有机碳垂直分布和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湖草滩地表层(0~1 0cm)有机碳含量(>4 0g/kg)明显高于芦苇滩地(2 0±2 . 8) g/kg和垦殖水田(2 8±8 . 6 ) g/kg .0~30cm内,湖草和芦苇滩地有机碳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30cm以下有机碳含量基本稳定.垦殖水田的3个剖面间有机碳含量存在较大变异.湖草滩地表层0~1 0cm轻组碳占总有机碳的2 0 %以上,而芦苇滩地和垦殖水田表层0~1 0cm的有机碳以稳定的重组碳为主(>90 %) .同一类型湿地垂直方向上,受有机碳来源复杂性的影响,轻组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分组试验还表明,重组碳与总有机碳、容重与总有机碳、重组碳与重组氮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 <0 . 0 1 ) .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剖面有机碳分布特征与积累现状 [J].
张文菊 ;
吴金水 ;
肖和艾 ;
童成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4) :558-563
[2]   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植物系统有机碳的分布与流动 [J].
田应兵 ;
熊明彪 ;
熊晓山 ;
宋光煜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3, (04) :490-495
[3]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J].
刘景双 ;
杨继松 ;
于君宝 ;
王金达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3) :5-8
[4]   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 [J].
黄进良 .
地理研究, 1999, (03) :297-304
[5]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6]   Modeling northern peatland decomposition and peat accumulation [J].
Frolking, S ;
Roulet, NT ;
Moore, TR ;
Richard, PJH ;
Lavoie, M ;
Muller, SD .
ECOSYSTEMS, 2001, 4 (05) :479-498
[7]  
Northern Canadian Wetlands: Net Ecosystem CO2 Exchange and Climatic Change[J] . J.M. Waddington,T.J. Griffis,W.R. Rouse.Climatic Change . 1998 (2)
[8]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PARTICULATE ORGANIC-MATTER FLOW IN AN ESTUARINE MANGROVE-WETLAND IN HONG-KONG [J].
LEE, SY .
MARINE BIOLOGY, 1990, 106 (03) :45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