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吴川—四会断裂带燕山期强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20
作者
汪洋
邓晋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广东广州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北京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强过铝质花岗岩; 岩石化学特征; 燕山期; 吴川—四会断裂带; 广东;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3.01.014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根据其岩石化学特征,广东吴川—四会断裂带燕山期强过铝质花岗岩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SiO2含量较低,Al2O3/TiO2比值低(<100)、CaO/Na2O比值高(>0.3),具中等程度的66轻稀土富集。第二类SiO2含量较高,Al2O3/TiO2比值高(>100)、CaO/Na2O比值(<0.3),不具明显的轻稀土富集。这种特征暗示,第一类强过铝质花岗岩其源区成分为镁铁质正变质岩,熔融温度较高,来源相对较深。第二类强过铝质花岗岩其源区为泥岩质成分,熔融温度较低,来源相对较浅。该地区强过铝质花岗岩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东缘俯冲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带靠近内陆的一侧。吴川—四会断裂带燕山期岩浆活动(包括这些强过铝质花岗岩)的深部热源是由活动海岭俯冲所导致的高温地幔楔所生成的底侵岩浆。吴川—四会断裂带燕山期的深部热机制类似于欧洲海西造山带,属于“热”造山带。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吴川-四会断裂带铜金矿控矿条件和成矿预测.[M].王联魁等著;.地质出版社.2001,
[2]  
中国大陆根-柱构造.[M].邓晋福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3]  
岩浆岩成因导论.[M].林景仟主编;.地质出版社.1987,
[4]   中国大陆地壳和岩石圈化学成分模型可信吗?——来自大地热流值的检验 [J].
汪洋 ;
汪集旸 ;
邓晋福 .
地球化学, 2001, (02) :18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