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与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22
作者
曾永年
冯兆东
不详
机构
[1] 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
[2]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
[3] 甘肃兰州
关键词
沙质荒漠化; 遥感监测; 环境影响; 全球变化; 碳循环;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5.02.015
中图分类号
X87 [环境遥感];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1404 ; 071012 ; 0713 ;
摘要
荒漠化、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是人类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其中沙质荒漠化又是困扰当前人类社会最严重的环境—社会经济问题。由此,就沙质荒漠化的遥感监测及环境影响研究方面进行了评述与展望。自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大会以来,通过2 0多年的努力与研究实践,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已建立了一套以遥感目视解译为主的经验性指标体系,但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完全适应于遥感监测的指标体系;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方法从定性走向定量,从主观走向客观。但仍缺乏有效的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方法与技术路线;沙质荒漠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的研究相对薄弱,如何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沙质荒漠化过程的影响是值得深入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沙质荒漠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多以数值摸拟为主,其中沙质荒漠化对区域气候产生根本性影响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沙质荒漠化对碳循环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得到重视,但沙质荒漠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研究仍比较薄弱,沙质荒漠化土地土壤碳流失及固碳潜力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荒漠化的潜在影响 [J].
慈龙骏 ;
杨晓晖 ;
陈仲新 .
地学前缘, 2002, (02) :287-294
[2]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沙质荒漠化的遥感监测研究 [J].
李宝林 ;
周成虎 .
遥感学报, 2002, (02) :117-122+163
[3]   荒漠化程度评价高光谱遥感信息模型 [J].
范文义 .
林业科学, 2002, (02) :61-67
[4]   气候变化对中国植被可能影响的模拟 [J].
赵茂盛 ;
Ronald P.Neilson ;
延晓冬 ;
董文杰 .
地理学报, 2002, (01) :28-38
[5]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结构和净第一性生产力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 [J].
喻梅 ;
高琼 ;
许红梅 ;
刘颖慧 .
第四纪研究, 2001, (04) :281-293
[6]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近10年的沙质荒漠化 [J].
李宝林 ;
周成虎 .
地理学报, 2001, (03) :307-315
[7]   中国沙漠化研究 [J].
王涛 ;
朱震达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 (02) :11-16
[8]   荒漠化、干旱与植被——以西非萨赫勒为例 [J].
C.J.Tucker ;
M.B.Ba ;
S.E.Nicholson ;
张文哲 ;
孙力 ;
晏晓英 .
气象科技, 2000, (02) :41-46
[9]   中国沙漠化研究的进展 [J].
王涛 ;
赵哈林 ;
肖洪浪 .
中国沙漠, 1999, (04) :3-15
[10]   不同放牧压力下草地微气象的变化与草地荒漠化的发生 [J].
李胜功 ;
赵哈林 ;
何宗颖 ;
常学礼 ;
原圜芳信 ;
大黑俊哉 ;
根本正之 .
生态学报, 1999, (05) :10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