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成组孕育、成组发生过程中相互间影响的研究

被引:41
作者
张国民
李丽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北京
关键词
地震预报; 模型; 成组活动; 非线性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中国大陆地震具有成组活动的特征。成组强震活动之间有增震和减震作用。本文应用构造块体成组孕育的理论模型讨论了成组强震活动间的相互影响及其物理机制。通过强展成组孕育、成组发生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一次地震发生对其它震源区应力变化的影响、对前兆复杂性的影响.及此类模型在地震预报工作中的应用。把强震成组孕育和活动的模型应用到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长期预报研究领域将对地震预报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唐山地震的孕育与强震的增震作用 [J].
陈绍绪 ;
李文英 ;
王勤彩 ;
蒋春花 .
华北地震科学, 1996, (02) :1-9
[2]   构造块体的成组孕震模型和前兆场某些特征的分析 [J].
张国民,耿鲁明,张永仙,石耀霖 .
地震学报, 1995, (01) :1-10
[3]   大地震减震作用研究综述 [J].
鄢家全,贾素娟 .
国际地震动态, 1994, (08)
[4]   地震孕育发生的场源关系初步研究 [J].
耿鲁明 ;
张国民 ;
石耀霖 .
中国地震, 1993, (04) :24-33
[5]   中国大陆强地震的成组活动和概率预报 [J].
李钦祖 ;
于利民 ;
王吉易 ;
万迪堃 ;
陈绍绪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 (05) :519-526
[6]   中国大陆强震轮回活动的计算机模型研究 [J].
张国民 ;
耿鲁明 ;
石耀霖 .
中国地震, 1993, (01) :22-34
[7]   “诱发前震”的物理机制和前兆意义 [J].
赵根模 ;
刘喜兰 .
中国地震, 1987, (S1) :62-67
[8]   华北强震的时间分布及物理解释 [J].
张国民 ;
傅征祥 .
地球物理学报, 1985, (06) :569-578
[9]   大震重复性与减震作用(英文) [J].
郭增建 ;
秦保燕 .
西北地震学报, 1984, (04) :95-96+89
[10]   我国板内大地震之间的一种联系——诱发作用 [J].
赵根模 .
地震研究, 1981, (03) :25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