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骑田岭花岗岩及其暗色微粒包体的地球化学与壳幔岩浆的混合作用

被引:32
作者
付建明
谢才富
彭松柏
杨哓君
梅玉萍
机构
[1]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暗色微粒包体; 寄主岩石; 地球化学; 岩浆混合作用; 拉张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骑田岭岩体是南岭地区燕山早期具幔源组分贡献的花岗岩典型代表。其主体岩性为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和(角闪石)黑云正长花岗岩,其中发育暗色微粒包体和由暗色矿物组成的团块或条带。暗色微粒包体具有岩浆混合的大部分岩相学证据。如包体的浑圆状外形、塑性形变、冷凝边、斜长石An的“双峰式”分布、似环斑长石、针状磷灰石等。包体属于准铝质(A/KNC=0·72~1·00,平均0·85)钾玄岩系列岩石,寄主岩石为准铝或弱过铝质(A/KNC=0·89~1·06,平均0·97)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岩石。二者在主量和微量元素上表现出岩浆混合成因的演化趋势。包体与寄主岩石的同位素组成具趋同性,它们的ISr和εNd(t)值分别为0·71041~0·71263、-6·9-5·3和0·70854~0·71416、-9·2-5·1,均表现出壳幔混源花岗岩类岩石的特点。包体KAr年龄为152Ma,与其寄主岩石的形成年龄(155~161Ma)接近,显示岩浆混合作用发生的时间大致为晚侏罗世早期。对包体及其寄主岩石产出的构造背景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岩体中的暗色微粒包体是在伸展作用的大地构造背景下,上涌的幔源基性岩浆及其诱发的长英质酸性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557 / 56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南岭中段郴州一带中、晚侏罗世花岗岩浆的混合作用——来自镁铁质微粒包体的证据 [J].
马铁球 ;
伍光英 ;
贾宝华 ;
柏道远 ;
王先辉 ;
陈必河 .
地质通报, 2005, (06) :506-512
[2]   湖南金鸡岭铝质A型花岗岩的厘定及构造环境分析 [J].
付建明 ;
马昌前 ;
谢才富 ;
张业明 ;
彭松柏 .
地球化学, 2005, (03) :215-226
[3]   湘南郴州地区骑田岭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李金冬 ;
柏道远 ;
伍光英 ;
车勤建 ;
刘耀荣 ;
马铁球 .
地质通报, 2005, (05) :411-414
[4]   湘南西山铝质A型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形成环境 [J].
付建明 ;
马昌前 ;
谢才富 ;
张业明 ;
彭松柏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4, (04) :15-23
[5]   GeoKit:一个用VBA构建的地球化学工具软件包 [J].
路远发 .
地球化学, 2004, (05) :459-464
[6]   湖南芙蓉锡矿床锡矿石和有关花岗岩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J].
毛景文 ;
李晓峰 ;
Bernd Lehmann ;
陈文 ;
蓝晓明 ;
魏绍六 .
矿床地质, 2004, (02) :164-175
[7]   湖南骑田岭岩体东缘菜岭岩体的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意义 [J].
付建明 ;
马昌前 ;
谢才富 ;
张业明 ;
彭松柏 .
中国地质, 2004, (01) :96-100
[8]   湖南中生代陆内构造变形的深部过程:煌斑岩地球化学示踪 [J].
梁新权 ;
范蔚茗 ;
王岳军 .
地球学报, 2003, (06) :603-610
[9]   南岭东段中生代强过铝花岗岩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孙涛 ;
周新民 ;
陈培荣 ;
李惠民 ;
周红英 ;
王志成 ;
沈渭洲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1209-1218
[10]   湘南骑田岭岩体菜岭超单元花岗岩侵位年龄和物质来源研究 [J].
朱金初 ;
黄革非 ;
张佩华 ;
李福春 ;
饶冰 .
地质论评, 2003, (03) :24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