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梅雨锋暴雨低涡切变线的数值模拟和分析

被引:46
作者
隆霄
程麟生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梅雨锋; 暴雨; 低涡切变线;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天气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和四维资料同化逼进方法及双向三重嵌套网格技术 ,对 1 999年 6月 2 3~ 2 5日 (简称“99·6”)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的比较指出 ,高分辨数值模式MM5可以成功地模拟梅雨锋中尺度低涡切变线的发生和发展 ;模拟结果显示 ,在α中尺度低涡切变线发展过程中 ,低层强的西南急流和东北气流增强了低层的辐合 ;而高空的西风急流和东风急流则增强了高空的辐散 ;正是由于这种从高空到低空环流的配置 ,才促进了α中尺度低涡不断发展 ;模拟低涡切变线不同部位的垂直环流和物理量场表明 ,“99·6”梅雨锋低涡切变线的结构非常复杂 :在梅雨锋的发展期 ,暖锋附近的垂直上升运动最强 ,低涡中心次之 ,冷锋附近最弱。模拟结果也表明 ,由于下垫面特征的不同 ,中国和日本的梅雨锋暖锋附近环流结构有较大的区别 ;模拟结果显示 ,在α中尺度低涡发展过程中 ,不断有扰动在低涡前部发展 ,激发并分裂出一系列的 β中尺度系统 ,β中尺度系统运动剧烈 ,但由于其低层辐合强于中空辐散 ,所以当它远离母体时会很快衰减
引用
收藏
页码:342 / 35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华南梅雨锋上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 [J].
张庆红 ;
刘启汉 ;
王洪庆 ;
陈受钧 .
科学通报, 2000, (18) :1988-1992+2017
[2]   华北持续高温创纪录南方连续暴雨超常年—1999年6月— [J].
张建忠 .
气象, 1999, (09) :58-64
[3]   长江中下游暴雨洪涝华北持续高温天气—1999年6月— [J].
马巧英 .
气象, 1999, (09) :62-64
[4]   中国夏半年几种降水天气系统的分析研究 [J].
谢义炳 .
气象学报, 1956, (01) :1-23
[5]   论锋面在副热带里的性质和华中华南锋面分析问题 [J].
顾震潮 .
气象学报, 1953, (02) :28-32
[6]  
1998年夏季中国暴雨的形成机理与预报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陶诗言等著, 2001
[7]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朱乾根等编著, 1992
[8]  
中国之暴雨[M]. 科学出版社 , 陶诗言 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