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

被引:312
|
作者
胡初枝
黄贤金
钟太洋
谭丹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93
关键词
碳排放;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分解分析模型; 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人类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此,基于EKC模型,采用平均分配余量的分解方法,构建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1990-2005年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对碳排放的贡献,即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变化效应均值为19.55%。其中,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引起的变化效应分别为15.76%,-0.86%和4.65%。总的看来,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出"N"型关系,经济规模对碳排放变动具有增量效应,这是推动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由于不同产业之间碳排放差异性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减量效应,但抑制作用并不明显,产业结构仍有待优化;技术效应波动性较大,总体上具有正的效应,从减少碳排放角度来看,现行技术对降低碳排放并未发挥优势。本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我国碳排放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产业发展调整具有一定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