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岩储层地质历史时期孔隙度演化恢复方法——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例

被引:79
作者
王艳忠 [1 ]
操应长 [1 ]
葸克来 [1 ]
宋国奇 [2 ]
刘惠民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孔隙度演化; 成岩流体; 储层; 碎屑岩; 东营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深层碎屑岩储层孔隙度演化史和烃源岩生排烃史的匹配关系是控制油气富集的关键,但是中深层碎屑岩储层在埋藏过程中多经历复杂的成岩作用改造,孔隙度演化复杂,导致地质历史时期储层孔隙度恢复极其困难。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民丰洼陷北带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中深层近岸水下扇扇中亚相含砾砂岩、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确定储层胶结-溶解序列和成岩流体性质演化序列以及各成岩作用发生的地质时间及其相应的古埋深,而后拟合储层铸体薄片面孔率-显孔隙度函数关系,利用铸体薄片求取各类次生溶孔、自生矿物对储层的增(减)孔量贡献值,进行胶结-溶解序列约束下的孔隙度反演回剥;同时,根据不同类型岩石的正常压实图版,对反演回剥的孔隙度进行机械压实与热压实校正,恢复储层实际孔隙度,从而建立地质历史时期碎屑岩储层实际孔隙度演化曲线。利用该方法恢复的储层孔隙度演化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相结合,能够为中深层碎屑岩储层油气富集区的预测提供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100 / 111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东营凹陷北带古近系次生孔隙发育带成因机制及演化模式.[D].王艳忠.中国石油大学.2010, 01
[2]  
Mechanisms of compaction of quartz sand at diagenetic conditions.[J].J.S Chester;S.C Lenz;F.M Chester;R.A Lang.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4, 3
[3]   中国致密砂岩气及在勘探开发上的重要意义 [J].
戴金星 ;
倪云燕 ;
吴小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3) :257-264
[4]   砂岩机械压实与物性演化成岩模拟实验初探 [J].
操应长 ;
葸克来 ;
王健 ;
远光辉 ;
杨田 .
现代地质, 2011, 25 (06) :1152-1158
[5]   超压对碎屑岩机械压实作用的抑制与孔隙度预测 [J].
肖丽华 ;
高煜婷 ;
田伟志 ;
姜文亚 ;
王又春 ;
郭日鑫 ;
赵小庆 ;
梁宏伟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1, 30 (04) :400-406
[6]   华庆油田长6储层砂岩成岩过程中的孔隙度演化 [J].
周晓峰 ;
张敏 ;
吕志凯 ;
何顺利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 32 (04) :12-17+422
[7]   沉积地层埋藏过程对泥岩压实作用的影响 [J].
何小胡 ;
刘震 ;
梁全胜 ;
李俊良 ;
齐宇 .
地学前缘, 2010, 17 (04) :167-173
[8]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三叠系储层溶蚀作用特征及孔隙演化 [J].
朱世发 ;
朱筱敏 ;
王一博 ;
徐兆辉 ;
李德江 ;
鲜本忠 ;
龚文强 .
沉积学报, 2010, 28 (03) :547-555
[9]   断陷盆地深层低渗透天然气储层孔隙演化定量研究 [J].
于雯泉 ;
李丽 ;
方涛 ;
吴燕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3) :397-405
[10]   东营凹陷民丰洼陷北带沙四段深层超压封存箱与油气成藏 [J].
万念明 ;
王艳忠 ;
操应长 ;
宋国奇 .
沉积学报, 2010, 28 (02) :3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