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阿尔金断裂带对青藏高原北部生长、隆升的制约
被引:161
作者: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孙知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与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Paul TAPPONNI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Laboratoire de Tectonique,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Paris, Place Jussieu, Paris Cedex ,France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Jerome VAN DER WOERD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Strasbourg EOST, rue Ren Descartes, Strasbourg Cedex, France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AnneSophie MERIAUX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School of Geosciences,Institute of Geography,Drummond Street, EH XP,Edinburgh UK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与作用重点实验室
[3] Laboratoire de Tectonique,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Paris, Place Jussieu, Paris Cedex ,France
[4] 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Strasbourg EOST, rue Ren Descartes, Strasbourg Cedex, France
[5] School of Geosciences,Institute of Geography,Drummond Street, EH XP,Edinburgh UK
来源: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带;
逆冲断裂;
火山作用;
滑移速率;
青藏高原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大量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表明(古)阿尔金断裂带可能形成于三叠纪,后又经历了侏罗纪、白垩纪的强烈左旋走滑活动,自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后阿尔金断裂再次活动。主要的走滑活动发生在:(1)245~220Ma;(2)180~140Ma;(3)120~100Ma;(4)90~80Ma;(5)60~45Ma;(6)渐新世至中新世;(7)上新世至更新世以及(8)全新世。沿阿尔金断裂带,伴随左旋走滑活动形成一系列的逆冲断裂和正断裂,反映走滑过程中伴随隆升作用的存在,并且形成自北向南包括祁连山、大雪山、党河南山、柴北缘山、祁漫塔格山和昆仑山,表明阿尔金断裂带制约着青藏高原北部的生长和隆升。阿尔金断裂带东、西两端的白垩纪和新生代火山活动是断裂走滑活动的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79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喀喇昆仑断裂的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
[J].
李海兵
;
Franck Valli
;
许志琴
;
杨经绥
;
Paul Tapponnier
;
Robin Lacassin
;
陈松永
;
戚学祥
;
MarieLuce Chevalier
.
中国地质,
2006, (02)
:239-255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Franck Valli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Paul Tapponni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Paris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Robin Lacassi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Paris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陈松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戚学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MarieLuce Chevali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Paris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藏西北黑石北湖一带新近纪火山岩的特征及构造意义
[J].
王权
;
杨五宝
;
张振福
;
杨月生
;
武俊高
;
董挨管
.
地质通报,
2005, (01)
:80-86

王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杨五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张振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杨月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武俊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董挨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3]
青藏高原北部白垩纪隆升的证据
[J].
李海兵
;
杨经绥
.
地学前缘,
2004, (04)
:345-359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杨经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4]
阿尔金断裂带西段车尔臣河以西晚第四纪以来的滑动速率研究
[J].
王峰
;
徐锡伟
;
郑荣章
;
陈文彬
.
地震地质,
2004, (02)
:200-208

王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徐锡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郑荣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陈文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5]
青藏高原北部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高原向北生长过程
[J].
王成善
;
朱利东
;
刘志飞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3)
:373-381

王成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四川成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四川成都,上海

朱利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四川成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四川成都,上海

刘志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四川成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四川成都,上海
[6]
用阶地测量方法探讨阿尔金断裂中段全新世滑动速率
[J].
王峰
;
徐锡伟
;
郑荣章
.
地震地质,
2004, (01)
:61-70

王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徐锡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郑荣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7]
祁连山北缘老君庙背斜晚新生代磁性地层与高原北部隆升
[J].
方小敏
;
赵志军
;
李吉均
;
颜茂都
;
潘保田
;
宋春晖
;
戴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97-106

方小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南京,兰州,兰州,兰州,兰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兰州

赵志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南京,兰州,兰州,兰州,兰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兰州

李吉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南京,兰州,兰州,兰州,兰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兰州

颜茂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南京,兰州,兰州,兰州,兰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兰州

潘保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南京,兰州,兰州,兰州,兰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兰州

宋春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南京,兰州,兰州,兰州,兰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兰州

戴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兰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南京,兰州,兰州,兰州,兰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兰州
[8]
阿尔金断裂带晚第四纪左旋走滑速率及其构造运动转换模式讨论
[J].
徐锡伟
;
P.Tapponnier
;
J.Van Der Woerd
;
F.J.Ryerson
;
王峰
;
郑荣章
;
陈文彬
;
马文涛
;
于贵华
;
陈桂华
;
A.S.Meriaux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967-974+1024

徐锡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IGPPLawrenceLivermoreNationalLaboratory,Livermore,CA,USA,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

P.Tapponni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IGPPLawrenceLivermoreNationalLaboratory,Livermore,CA,USA,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

J.Van Der Woerd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IGPPLawrenceLivermoreNationalLaboratory,Livermore,CA,USA,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

F.J.Ryerso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IGPPLawrenceLivermoreNationalLaboratory,Livermore,CA,USA,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

王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IGPPLawrenceLivermoreNationalLaboratory,Livermore,CA,USA,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

郑荣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IGPPLawrenceLivermoreNationalLaboratory,Livermore,CA,USA,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

陈文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IGPPLawrenceLivermoreNationalLaboratory,Livermore,CA,USA,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

马文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IGPPLawrenceLivermoreNationalLaboratory,Livermore,CA,USA,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

于贵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IGPPLawrenceLivermoreNationalLaboratory,Livermore,CA,USA,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

陈桂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IGPPLawrenceLivermoreNationalLaboratory,Livermore,CA,USA,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

A.S.Meriaux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IGPPLawrenceLivermoreNationalLaboratory,Livermore,CA,USA,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
[9]
中国西部新生代火山活动及其大地构造背景——青藏及邻区火山岩的形成机制
[J].
邓万明
.
地学前缘,
2003, (02)
:471-478

邓万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
[10]
阿尔金断裂带构造活动的40Ar/39Ar年龄证据
[J].
刘永江
;
葛肖虹
;
J.Genser
;
F.Neubauer
;
G.Friedl
;
常丽华
;
任收麦
;
R.Handler
.
科学通报,
2003, (12)
:1335-1341

刘永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国土资源部油气

葛肖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国土资源部油气

J.Gens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国土资源部油气

F.Neubau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国土资源部油气

G.Friedl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国土资源部油气

常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国土资源部油气

任收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国土资源部油气

R.Handl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SalzburgUniversity,SalzburgA-,Austria,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国土资源部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