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块体模型的共轭剪切破裂带数值模拟

被引:12
作者
王学滨
赵扬锋
代树红
潘一山
不详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辽宁阜新
[3] 辽宁阜新
关键词
共轭剪切破裂; 应变率; 应变局部化; 地震块体; 剪切带; 老断层;
D O I
10.13409/j.cnki.jdpme.2004.02.001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对地震块体模型的应变率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地震块体模型 ,尤其是当界面法向和切向刚度较大时 ,能产生明显的共轭剪切破裂带。地震块体模型存在老断层 ,呈现各向异性 ,因而 ,促进了某一方向上的主条带充分发展 ,与主条带共轭的次条带被抑制。存在复杂地质构造可能是地震带的间隔距离并不严格相等的原因。地震发生在剪切破裂带交叉部位的原因是这一位置剪切应变率较高。考察应变率场能揭示出地震块体模型的应变局部化特征。在构造运动作用下 ,新生构造与老构造并不重叠是可能的 ,因而 ,新生构造的交汇点就不一定出现在老断层上。地震块体模型的中心块体的尺寸越大 ,中心块体越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岩体结构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孙广忠著, 1988
[13]   共轭伸展褶劈理夹角的定量解析 [J].
郑亚东 .
地学前缘, 1999, (04) :391-395
[14]   腾冲—勐海共轭地震构造带 [J].
张四昌 ;
刁桂苓 .
华北地震科学, 1996, (01) :11-18
[15]   华北地区的共轭地震构造带 [J].
张四昌,刁桂苓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04) :1-8
[16]   断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应力场计算 [J].
张之立 .
地震学报, 1994, (01) :32-40
[17]   成组活动是中国大陆强地震的一个基本特点 [J].
李钦祖,于利民,王吉易,万迪堃,陈绍绪 .
地震学报, 1994, (01) :11-17
[18]   华北东部地区的共轭地震破裂与地质构造 [J].
满开言 ;
张四昌 .
西北地震学报, 1993, (04) :61-68
[19]   中国大陆强地震的成组活动和概率预报 [J].
李钦祖 ;
于利民 ;
王吉易 ;
万迪堃 ;
陈绍绪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 (05) :519-526
[20]   中国大陆共轭地震构造研究 [J].
张四昌 .
中国地震, 1991, (02) :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