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百花山区6种植物群落凋落物持水性能研究

被引:29
作者
刘尚华 [1 ]
冯朝阳 [2 ]
吕世海 [2 ]
石凤翎 [1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京西百花山区; 蓄积量; 持水能力; 有效拦蓄量;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7.06.046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于2006年7~8月通过对京西百花山区6种植物群落凋落物的不同分解层次的蓄积量、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率、吸水速度以及有效拦蓄水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蓄积量油松(Pinus tabulaef ormis)群落最高达到18.5 t/hm2,杂类草凋落物最低只有3.9 t/hm2,同一植物群落凋落物不同层次蓄积量未分解层低于半分解层,自然含水率未分解层低于半分解层,不同层次自然含水率差值最大的青杨(Populuscathayana)凋落物差值为97.1%;同一植物群落凋落物不同层次持水能力,半分解层高于未分解层,从中证明凋落物的持水能力与其分解程度有关;研究结果还表明,所有的凋落物按其吸水速度的快慢都可将其吸水过程分为3个阶段:快速吸水阶段(0~1.0 h)、缓慢吸水阶段(1.0~5.0 h)、停滞吸水阶段(24.0 h);不同植物群落凋落物层对降雨的有效拦蓄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青杨>刺槐>油松>野艾蒿>荆条>杂类草,相关分析得出凋落物对降雨的有效拦蓄量与凋落物蓄积量、最大持水率成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与最大持水率相关系数(0.839 6)达极显蓍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重庆四面山森林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 [J].
饶良懿 ;
朱金兆 ;
毕华兴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1) :33-37
[2]   不同人工林分枯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J].
周永文 ;
黄文辉 ;
陈红跃 ;
薛立 ;
徐庆华 ;
黎容根 .
生态环境, 2003, (04) :449-451
[3]   不同林分枯落物的持水性能及对表层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J].
杨吉华 ;
张永涛 ;
李红云 ;
夏江宝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2) :141-144
[4]   三峡库区几种林下枯落物的水文作用 [J].
程金花 ;
张洪江 ;
史玉虎 ;
潘磊 ;
祁生林 ;
程云 ;
何凡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02) :8-13
[5]   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功能的比较研究(英文) [J].
刘世荣 ;
孙鹏森 ;
温远光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3, (01) :16-22
[6]   辽宁东部山区几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研究 [J].
高人 ;
周广柱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2) :115-118
[7]   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几种森林群落枯枝落叶层的持水能力 [J].
苏志尧 ;
陈北光 ;
古炎坤 ;
谢正生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2) :91-92
[8]   灵空山主要森林类型枯落物生物量及持水性能 [J].
郝向春 .
山西林业科技, 2000, (04) :1-3+11
[9]   乌江下游森林枯枝落叶水文特性的研究 [J].
谭龙云,张文革 .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5, (04) :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