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流力作用下非超临界CO2驱替煤层CH4渗透性变化规律试验

被引:5
作者
孙可明
粟爱国
张树翠
陈治宇
吴迪
任硕
岳立新
谈健
王松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矿山安全; 热流力耦合; 煤层温度; 孔隙压力; 有效体积应力; 煤层渗透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4 [煤及油页岩地下气化];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提高低渗透煤层气产量是我国煤层气开采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加速煤层CH4解吸过程的注气增产方法是提高低渗透煤层气产量的有效途径。针对低渗透深埋煤层在较高地应力、地温和孔隙压下固流热耦合作用对CO2储存效应和CH4/CO2吸附—解吸—置换—扩散—渗流过程的影响更为突出的特点,利用三轴渗透仪进行不同温度、孔隙压力和有效体积应力条件下的煤体渗流试验。结果表明:在非超临界状态下,CO2密度与温度呈负指数关系;动力黏度均与温度呈正指数关系;CO2密度和动力黏度随压力的增加均呈线性递增;渗透率和渗透系数与温度的关系表现为在低于超临界时为指数递增关系,超过临界温度为负指数递减关系,温度升高引起CO2气体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取决于温度引起的煤热应力和CO2黏度两者的共同作用;渗透率与孔隙压力呈正指数关系;渗透率与有效体积应力呈负指数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低渗透煤层气开采理论及其应用.[M].梁冰;孙可明著;.科学出版社.2006,
[2]  
煤层瓦斯赋存与流动理论.[M].周世宁;林柏泉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3]   体积应力及孔隙压力对型煤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J].
李波波 ;
袁梅 ;
马科伟 ;
何明华 ;
王珍 .
煤矿安全, 2011, 42 (05) :5-8
[4]   CO2黏度模型及求解 [J].
苏静 ;
范翔宇 ;
陈林 .
断块油气田, 2009, 16 (05) :81-83
[5]   煤体渗透率随温度和应力变化的实验研究 [J].
李志强 ;
鲜学福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S1) :156-159
[6]   P-R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计算中的应用 [J].
洪丽娜 ;
陈保东 ;
李庆杰 ;
韩莉 ;
顾福昕 ;
王洋 ;
仲权伟 ;
张宏宇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8, 28 (02) :48-52
[7]   油气藏流体粘度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 [J].
冯国强 ;
陈爽 ;
郭绪强 ;
杨军 ;
邵晓丽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5) :80-83+116
[8]   流固耦合作用下深部煤层气井群开采数值模拟 [J].
孙可明 ;
潘一山 ;
梁冰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5) :994-1001
[9]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综述 [J].
叶建平 .
地质通报, 2006, (Z2) :1074-1078
[10]   热应力作用下的有效压力对多孔介质渗透系数的影响 [J].
郝振良 ;
马捷 ;
王明育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3, (06) :792-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