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青海湖水位下降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周立华
陈桂琛
彭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西宁,西宁
关键词
青海湖; 人类活动; 湖水位变化; 生态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隅。近三十年来由于自然要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湖周生态环境急剧退化,湖水位下降达3.35m,湖面收缩约300多km2。根据调查研究以及其他方面的资料。青海湖多年平均亏水量4.36×10~8m3,而人为活动耗水量占亏水量的8.7%。仅占湖面蒸发量的1%。所以,人为耗水与湖水位波动无明显相关,湖水位下降虽然是综合效应,但主导因素是气候变化,并导致湖周生态环境的恶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罗布泊科学考察与研究.[M].夏训诚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7,
[2]  
青海湖综合考察报告.[M].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等编;.科学出版社.1979,
[3]  
青藏自然地理资料.[M].徐近之编著;.科学出版社.1960,
[4]   青海湖QH85-14C钻孔孢粉分析及其古气候古环境的初步探讨 [J].
杜乃秋 ;
孔昭宸 ;
山发寿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9, (10) :803-814+825
[5]   青海湖冰后期以来古气候波动模式的研究 [J].
张彭熹 ;
张保珍 ;
杨文博 .
第四纪研究, 1989, (01) :66-77+101
[6]   青海湖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及古气候演变的初步研究 [J].
黄麒 .
科学通报 , 1988, (22) :1740-1744
[7]   青海湖冰后期水体环境的演化 [J].
张彭熹 ;
张保珍 ;
杨文博 .
沉积学报, 1988, (02) :1-14
[8]   青海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的孢粉组合及其在地理和植物学的意义 [J].
杜乃秋 ;
孔昭宸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3, (03) :275-282+303
[9]   青海湖盆地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J].
杨惠秋 ;
江德昕 .
地理学报, 1965, (04) :321-335
[10]   青海湖的形成和发展 [J].
陈克造 ;
黄第藩 ;
梁狄刚 .
地理学报, 1964, (03) :21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