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龙门山冲断隆升及其走向差异的裂变径迹证据附视频
被引:19
作者:

李智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洪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树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侯明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龙门山;
冲断隆升;
差异剥露;
裂变径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070902 ;
摘要:
大量的低温年代学研究用来讨论龙门山晚新生代的隆升,但很少涉及其走向差异和中生代隆升。本文分别沿龙门山北、中、南段3条剖面进行了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合已有的热年代学数据,以期揭示整个中-新生代期间龙门山隆升历史及其时空变化。中生代以来,龙门山主要有印支期(约200 Ma)、早白垩世末(约100 Ma)、早新生代(65~30 Ma)以及晚中新世(15~9 Ma)等或快或慢的冷却事件,总体上经历了中生代至早新生代的缓慢冷却和晚新生代快速冷却2个阶段,快速剥露开始于15~9 Ma,剥蚀速率由早期的<0.1 mm/a增加到0.15~0.3 mm/a左右,局部可达0.9 mm/a左右。走向上,龙门山北段相对偏小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和相对偏大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反映其在中生代较中、南段隆升更快,而裂变径迹年龄总体上从北段向中、南段减小,表明中、南段在新生代发生了更快的隆升。倾向上,多种热年代学数据显示新生代期间在北川断裂和彭灌断裂两侧存在明显的差异剥露,这种差异在中、南段表现比北段更为突出。龙门山晚新生代快速隆升和剥露是青藏高原区域隆升背景上叠加的冲断活动所致,而非下地壳流动驱动。
引用
收藏
页码:944 / 968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龙门山陆内复合造山带的四维结构构造特征
[J].
刘树根
;
李智武
;
曹俊兴
;
刘顺
;
邓宾
;
王国芝
;
邓斌
.
地质科学,
2009, 44 (04)
:1151-1180

刘树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智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曹俊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国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汶川地震(MS8.0)地表破裂及其同震右旋斜向逆冲作用
[J].
李海兵
;
付小方
;
Jrme VAN DER WOERD
;
司家亮
;
王宗秀
;
侯立玮
;
邱祝礼
;
李宁
;
吴富峣
;
许志琴
;
Paul TAPPONNIER
.
地质学报,
2008, 82 (12)
:1623-1643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付小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Jrme VAN DER WOERD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Strasbourg EOST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司家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宗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侯立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邱祝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吴富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Paul TAPPONNI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Paris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龙门山岩石圈地壳三维结构及汶川大地震成因浅析
[J].
蔡学林
;
曹家敏
;
朱介寿
;
程先琼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357-36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家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朱介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程先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
龙门山冲断带分段-分带性构造格局及其差异变形特征
[J].
李智武
;
刘树根
;
陈洪德
;
刘顺
;
郭兵
;
田小彬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440-454

李智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树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洪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段的初步研究
[J].
陈国光
;
计凤桔
;
周荣军
;
徐杰
;
周本刚
;
黎小刚
;
叶友青
.
地震地质,
2007, (03)
:657-67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荣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本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黎小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叶友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6]
龙门山构造带印支期构造递进变形与变形时序
[J].
邓康龄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4)
:485-490

邓康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7]
川西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分带性变形特征
[J].
金文正
;
汤良杰
;
杨克明
;
万桂梅
;
吕志洲
;
余一欣
.
地质学报,
2007, (08)
:1072-1080

金文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汤良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克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万桂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吕志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余一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8]
龙门山断裂带印支期左旋走滑运动及其大地构造成因
[J].
王二七
;
孟庆任
;
陈智樑
;
陈良忠
.
地学前缘,
2001, (02)
:375-384

王二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云南昆明

孟庆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云南昆明

陈智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云南昆明

陈良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北京,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云南昆明
[9]
龙门山冲断带的隆升和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
[J].
刘树根
;
罗志立
;
戴苏兰
;
Dennis Arne
;
C.J.L.Wilson
.
地质学报,
1995, (03)
:205-214

刘树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加拿大Dalhousie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罗志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加拿大Dalhousie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戴苏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加拿大Dalhousie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Dennis Arn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加拿大Dalhousie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C.J.L.Wilso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加拿大Dalhousie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10]
川西龙门山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
[J].
刘和甫
;
梁慧社
;
蔡立国
;
沈飞
.
地质学报,
1994, (02)
:101-118

刘和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梁慧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蔡立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沈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