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初步总结

被引:195
作者
黄汲清
机构
[1] 地质部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准地台; 喜山期; 基本特征; 构造单元; 隆起带; 山前坳陷; 地质构造; 坳陷带; 深大断裂; 构造带; 盖层; 地层; 燕山运动; 中生代沉积; 燕山期; 造山运动; 造山作用; 地壳运动; 加里东地槽;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远在十九世纪晚年和二十世纪初叶,以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和美国学者维理士为首的外国地质工作者,即曾对中国的地质构造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发表了在当时被认为水平很高的总结性论文。由于所掌握的资料极度贫乏,他们的结论和推论,纵然对后来的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今天看来许多结论是笼统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1916年以来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1+135 +135
页数:3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集刊.[M].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87,
[2]  
北美地槽.[M].(美)M.凯伊(Kay;M.)著;胡敏译;.科学出版社.1959,
[3]  
中国东北北部地质矿产概况.[M].中国科学院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地质组;黑龙江省地质局著;.科学出版社.1959,
[4]  
普通地质学.[M].马杏垣等著;.地质出版社.1956,
[5]  
地史学教程.[M].王鸿祯著;.地质出版社.1956,
[6]  
中国地质学.[M].常隆庆;杨鸿达著;.地质出版社.1956,
[7]  
旋卷构造及其他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M].李四光著;.科学出版社.1955,
[8]  
中国地质学.[M].李四光原撰;张文佑编译;.正风出版社.1952,
[9]   党的领导是地质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保证 [J].
何长工 .
地质月刊, 1959, (10) :21-25
[10]   赣西中生代含煤地层的划分及其时代 [J].
李英鑑 ;
吴荣楠 .
地质学报, 1959, (03) :29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