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高压对亚洲大陆的气候影响分析

被引:107
作者
龚道溢
朱锦红
王绍武
不详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3]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大陆; 温度; 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西伯利亚高压是冬季影响亚洲大陆地区的重要环流因子 ,本文用冬季 (1~ 3月 ) 70°~ 12 0°E ,40°~ 6 0°N区域平均海平面气压值代表其强度 ,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从 192 2年到 1970年代中期 ,西伯利亚高压略有增强趋势 ,但并不显著。但近 2 0多年来的显著减弱非常突出。用NCAR资料计算的线性趋势是 - 1.78hPa/ 10a(1976— 2 0 0 0年 ) ,用CRU气压资料计算的趋势是 - 2 .15hPa/ 10a(1976— 1995年 )。西伯利亚高压对中高纬亚洲大陆平均 (30°~ 140°E ,30°~ 70°N)温度和降水都有显著影响 ,与两个要素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 - 0 .5 8和 - 0 .44。如果同时考虑其他的影响因子 (如北极涛动、欧亚遥相关型等 ) ,72 %的温度变化及 2 6 %的降水变化能得到解释。其中北极涛动对亚洲大陆的温度贡献最高达到 30 % ,西伯利亚高压的贡献为 2 4%。而区域平均降水变化的 9.8%与西伯利亚高压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近百年全球温度变化中的ENSO分量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5) :518-523
[2]   西伯利亚高压的长期变化及全球变暖可能影响的研究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地理学报, 1999, (02) :31-39
[3]   近百年北半球冬季大气活动中心的长期变化及其与中国气候变化的关系 [J].
朱乾根 ;
施能 ;
徐建军 ;
枕桐立 .
气象学报, 1997, (06) :111-112+114-119
[4]   东亚大气活动中心的多年变化与我国的气候振动 [J].
王绍武 .
气象学报, 1962, (01) :19-36
[5]  
Observational Evidence of Recent Change in the Northern High-Latitude Environment[J] . M. C. Serreze,J. E. Walsh,F. S. Chapin,T. Osterkamp,M. Dyurgerov,V. Romanovsky,W. C. Oechel,J. Morison,T. Zhang,R. G. Barry.Climatic Change . 2000 (1)
[6]  
DECADAL VARIATIONS IN CLIMATE ASSOCIATED WITH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J] . JAMES W. HURRELL,HARRY VAN LOON.Climatic Change . 1997 (3)
[7]  
Marine surface temperature: Observed variations and data requirements[J] . D. E. Parker,C. K. Folland,M. Jackson.Climatic Change . 1995 (2)
[8]  
A 1951–80 global land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for the evaluation of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J] . Mike Hulme.Climate Dynamics . 1992 (2)
[9]  
Build-up, air mass transform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Siberian high and its relations to cold surge in East Asia[J] . Ding Yihui.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 1990 (1)
[10]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Arctic high — fact or fiction?[J] . PD Jones.Climate Dynamics . 198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