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气田苏59井区气水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4
作者
朱志良 [1 ]
张万 [1 ]
张成功 [1 ]
熊迪 [2 ]
机构
[1] 甘肃煤田地质研究所
[2]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致密砂岩气藏; 气水分布; 气水识别; 主控因素;
D O I
10.19406/j.cnki.cqkjxyxbzkb.2015.04.00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苏里格气田苏59井区气藏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不明,主力产层出水严重,气水分布复杂。针对此现象,根据气田录井、钻井、测井、试气等资料,运用交汇图法识别工区气水层,讨论气水分布特征。研究认为,该区存在多个气水系统,未见统一的气水界面,单个气水系统内呈"上气下水"的分布状态。H8段储层物性优于S1段,砂体之间连通性较好,但产水量大。S1段靠近下伏烃源岩,受到烃源岩的高强度充注,表现出"气多水少"的特征;单砂体内气水明显分异,没有"上水下气"的倒置现象。气水分布受储层构造、圈闭类型、储层非均质性和物性等因素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物理模拟.[M].曾溅辉;金之钧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2]   岩石物理参数分析在苏59区块的应用 [J].
刘晓鹏 ;
欧阳诚 ;
彭宇 ;
何葵 .
岩性油气藏, 2012, 24 (04) :80-84
[3]   岩性气藏地质建模研究—以苏59区块为例 [J].
杜洋 ;
欧阳诚 ;
彭宇 ;
彭湃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2, 35 (01) :27-31+80
[4]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大气区天然气近源运聚的证据剖析 [J].
曹锋 ;
邹才能 ;
付金华 ;
杨智 .
岩石学报, 2011, 27 (03) :857-866
[5]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地层水成因及气水分布规律 [J].
窦伟坦 ;
刘新社 ;
王涛 .
石油学报, 2010, 31 (05) :767-773
[6]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天然气勘探新进展 [J].
杨华 ;
魏新善 .
天然气工业, 2007, (12) :6-11+157
[7]   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过程的物理模拟实验 [J].
姜福杰 ;
庞雄奇 ;
姜振学 ;
田丰华 .
地质论评, 2007, (06) :844-849+877
[8]   苏里格地区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 [J].
杨华 ;
席胜利 ;
魏新善 ;
王怀厂 ;
韩会平 .
天然气工业, 2006, (12) :45-48+195
[9]  
苏里格气田相对高产富集储层分布规律研究.[D].郭建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