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破碎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以美国阿拉巴马州为例

被引:14
作者
李明诗
刘图强
潘洁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森林破碎化; 破碎化模型; 驱动力; 空间变异模型; 阿拉巴马州;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10.06.033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基于植被变化追踪遥感模型所生成的1999年森林干扰产品为基础,采用森林破碎化分析模型在5×5窗口分析尺度下将美国阿拉巴马州森林归并为内部、孔洞、边界、斑块、过渡及未确定6种破碎化成分。同时,以行政县为单位采集森林像元的平均高程、森林像元的平均坡度、居民受教育程度、人口密度及人均收入等与破碎化成分建立统计关联。结果表明:除平均坡度外,其余4因子均与森林破碎化成分显著相关,人口密度、人均收入及受教育程度是阿拉巴马州森林破碎化重要的社会经济驱动力;所识别的驱动因子对不同的破碎化成分空间变动的解释能力不一,其中对于孔洞森林变异的解释能力最强,达65.8%。统计检验表明所建立的破碎化驱动力模型对于归纳阿拉巴马州森林破碎化成因是有效和可靠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三大林区森林空间格局评价(英文) [J].
李明诗 ;
朱智良 ;
吕恒 ;
徐达 ;
刘安兴 ;
彭世揆 .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8, (01) :25-31+86
[2]   基于RS与GIS的广州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研究 [J].
郭泺 ;
杜世宏 ;
杨一鹏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01) :96-99+112
[3]   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森林分类提取及生态价值估算研究 [J].
柳晶辉 ;
邵芸 ;
黄初冬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7, (04) :33-36
[4]   民勤1988~1997年间土地荒漠化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J].
孙丹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S1) :131-135
[5]   森林景观格局分析及破碎化评价——以祁连山西水自然保护区为例 [J].
杨国靖 ;
肖笃宁 .
生态学杂志, 2003, (05) :56-61
[6]   Fragmentation of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forests [J].
Riitters, KH ;
Wickham, JD ;
O'Neill, RV ;
Jones, KB ;
Smith, ER ;
Coulston, JW ;
Wade, TG ;
Smith, JH .
ECOSYSTEMS, 2002, 5 (08) :815-822
[7]   Forest fragmentation as an economic indicator [J].
Wickham, JD ;
O'Neill, RV ;
Jones, KB .
LANDSCAPE ECOLOGY, 2000, 15 (02) :171-179
[8]  
Conservation in temperate forests: what do we need to know and do?[J] . Paul R. Ehrlich.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1996 (1)
[9]  
Proximate causes and underlying driving forces of tropical deforestation .2 Geist HJ,Lambin EF. BioScience . 2002
[10]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breeding birds in the Oregon Coast Range .2 McGarigal K,McComb W C. Ecological Monographs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