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触发闪电引发的低压电源系统过电压特征

被引:14
作者
陈绍东 [1 ]
张义军 [2 ]
杨少杰 [1 ]
董万胜 [2 ]
王建国 [3 ]
吕伟涛 [2 ]
王孝波 [1 ]
机构
[1] 广东省防雷中心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武汉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触发闪电; 自动气象站; 电子设备; 输电线路; 回击; 感应过电压; 残压;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09.12.025
中图分类号
TM862 [过电压保护装置];
学科分类号
080803 ;
摘要
针对全国自动气象站采集器屡遭雷击致使不能正常业务运行的现象,开展了自动气象站电子设备电源系统雷电防护试验。利用人工触发闪电技术,对自动气象站采集器电源线路感应过电压进行了观测,对雷击造成的感应效应和采集器等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多回击触发闪电引起输电线路的感应过电压特征、浪涌保护器(SPD)残压特征以及与触发闪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距离触发闪电的回击过程在架空线路上产生峰值达十几kV的双极性感应过电压,过电压可分为主峰值段和后续过电压两个阶段,其平均持续时间分别约100μs和4 ms,后续过电压持续时间与回击后连续电流的波动有关;在人工触发闪电的初始连续电流阶段也能感应>2 kV的过电压,且持续时间较长,过电压集中段时间约12 ms,平均电压332.5 V,其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忽视。SPD残压峰值与触发闪电电流峰值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6,SPD残压特性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压泄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944 / 29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一次连接过程另辟新径的触发闪电特征分析 [J].
陈绍东 ;
杨少杰 ;
张义军 ;
董万胜 ;
李俊 ;
郑栋 ;
但建茹 .
高电压技术, 2009, (06) :1356-1361
[2]   农村配电线路的雷电过电压(英文) [J].
A.Piantini ;
D.M.Duarte ;
F.Romero .
高电压技术, 2008, 34 (12) :2564-2569
[3]   风电机组过电压保护与防雷接地设计 [J].
杨文斌 ;
周浩 .
高电压技术, 2008, (10) :2081-2085
[4]   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J].
陈家宏 ;
童雪芳 ;
谷山强 ;
李晓岚 .
高电压技术, 2008, (09) :1893-1897
[5]   铁氧体对自动气象站雷电过电压抑制 [J].
甘祥根 ;
陈丽红 ;
罗润生 ;
王泽明 .
高电压技术, 2007, (05) :18-21
[6]   110kV变压器中性点雷击过电压分析 [J].
秦家远 ;
阮江军 ;
黄道春 .
高电压技术, 2007, (01) :99-101+110
[7]   空中人工触发闪电试验及特性分析 [J].
张义军 ;
刘欣生 ;
王才伟 ;
肖庆复 ;
董万胜 ;
王怀斌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8, (01)
[8]   卷积伏安法中的FFT平滑技术 [J].
姚秉华 ;
王曙 .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1992, (03) :237-238
[9]  
金属氧化物非线性电阻特性和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吴维韩等著, 1998
[10]  
Performance of MOV arresters during very close, direct lightning strikes to a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2 Fernandez,M.I,Rambo,K.J,Rakov,V.A. et al. IEEE Trans on . Power Delivery . 1999